音乐是电视时代的祭品.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乐是电视时代的祭品

音乐是电视时代的祭品 音乐是电视时代的祭品 要不是因为工作需要,我不会去关注各种电视台的选秀,不管这种节目包装得多么精美,在戏剧感的设计上多么诱人,我始终都认为它是对音乐的破坏。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我,凡是上了电视的艺术,最终都变样。   2005年超女选秀,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做了一期封面故事《诸众的狂欢》,当时的情景是,几乎人们谈论的话题都是超女,那时候网络社交媒体还不发达,人们把更多的话语发泄在现实社交场合。我的直觉是,中国人的娱乐休闲生活太匮乏,一个电视节目竟然让人在整个夏天兴奋异常。   我关心的是这种节目会不会对音乐本身产生影响,所以我去采访太合麦田老总宋柯,他说超女本质上跟芙蓉姐姐没有任何区别,并且强调这类歌手他在以前各种音乐比赛中见得太多了,比她们唱得好的也有很多,他都没兴趣,所以他不会跟超女选手签约。但是一个多月后,当我第二次做超女的封面故事《一个超级偶像的诞生》时,宋柯已经和李宇春签约了。实际上,在超女比赛之初,宋柯就已经做好了签下冠军的准备。   我问宋柯,你不觉得选秀会进一步摧毁唱片业吗?我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主要有几个原因:第一,这些歌手同质化倾向非常严重,在现场听她们唱歌时感觉像是复制机,没什么特点,包括李宇春、张靓颖这样的歌手。如果这类歌手进入唱片行业,肯定没法给死气沉沉的流行音乐带来什么生机。第二,我一直觉得,甚至至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今也一直认为,一个人能成为一个歌手,除了自身的天赋外,他必须要经历一个自然淘汰过程,因为只有在这个淘汰过程中他才会去思考属于他自己的方向,能找到符合自己方向的,自然也就把自身的特点展示出来,这时候能出来的自然会出来,出不来的就是被淘沙了。无数事实证明,这个被淘汰的过程绝不仅仅以唱得好坏为唯一评判标准。但是选秀比赛是在一个规则下迅速、偶然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获胜者未必在将来就能站得住。第三,我一直认为电视是摧毁各种艺术的机器,很多门艺术死在电视上,就是因为操纵电视的人并不懂得和尊重艺术,并且粗暴地要求艺术的展示规律必须符合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但是电视又是一个影响巨大的媒体,在它放大一个瞬间的同时,也屏蔽了艺术本身的立体效果。但是宋柯没有注意到,后来几年选秀的影响对他来说是致命的。   这就是消费方式和习惯改变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结果,当初谁能预料得到宋柯后来被逼得没办法去开烤鸭店呢?   2007年,因为重庆卫视在选秀过程中出了一些事情,广电总局开始限制电视选秀节目数量和时长,我又去长沙采访,记得当时采访龙丹妮时,她讲了很多电视真人秀方面的事情,包括对超女这个节目的一些设计,尽可能让它看起来好看一些。她当时打个比方,要像做电视剧《越狱》那样做选秀节目。这让我想起了第一次去采访超女比赛,当时湖南卫视总编室主任李浩正趴在办公桌上给上级部门写情况说明,解释为什么会有女生逃学报名参加选秀节目。台里的另一个领导跟我聊天,他兴奋地说,做女孩子的电视节目很好看,要比男孩子的电视节目好看。   大概从一个男权社会的视角来看超女这类节目,这位领导说的没有错,但是真正感兴趣的大都是女性观众。在我看来,好看远远比好听更重要,人们的注意力已经从音乐上移开。   就在这位领导说做女孩子的电视节目要比做男孩子的电视节目好看的第二年,上海东方卫视做了一个不太成熟的选秀节目加油,好男儿。我去采访东方卫视,我说,这个节目能看的点就是消费男色,因为音乐在这个选秀节目中变得更为次要,甚至完全不重要。当时他们很紧张,告诉我不要这么写,他们还是想做励志、健康之类的东西。我觉得观众才不会管你什么励志健康呢,我还是按照最初的想法写了一期封面故事《男人也是消费品》。这期刊物出来后,并没有像东方卫视事先担心的那样,上级主管部门会找他们麻烦,反而让这个节目成了一个大众话题,不管男色还是女色,其实一直都是可以被消费的。电视节目做到真人秀的阶段,逃不开对色的消费。这时候音乐什么也不是了,或者它只是为了烘托参赛选手吸引力的一个工具罢了。   当然,这只是从观众角度来判断这类选秀节目的价值取向。在采访过程中,我发现电视台的制片编导们对如何让一个选秀节目吸引住眼球真是挖空心思。尤其是后来各家卫视台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谁都不许有闪失,往往是一招失手,这一年就只能看对手表演了。   电视工作者的敬业让我看到,他们想让一个节目产生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他们在宣传推广上既希望达到传播效果,又不希望一些负面报道给他们带来麻烦,他们希望能做到一个像黄金分割线一样的平衡。我采访龙丹妮的报道在最后出刊前被湖南卫视要求过一遍,这又让我想起李浩主任向上级主管部门写汇报材料的情景。我感觉,要不是他们看到了这类选秀节目的市场价值,谁还会愿意整天走钢丝呢?   2007年,我们做了一期《选秀的终结》。我觉得,这类节目大概要告一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