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论语》十二章
孔子简介
1、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 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哀叹道:“天丧予!天丧予!”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麟的怪兽,不久死去。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的编撰。72岁时,突然得知子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次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赍志而殁。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子贡问道:“孔文子何以得谥为文呀!”先生说:“他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这就得谥为文了。”
?
4、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博学于文:文,诗书礼乐,一切典章制度,著作义理,皆属文。博学始能会通,然后知其真义。
约之以礼:礼,犹体。躬行实践,凡修身、齐家、从政、求学一切实务皆是。约,要义。博学之,当约使归己,归于实践,见之行事。
弗畔:畔同叛,背义。君子能博约并进,礼文兼修,自可不背于道。
就学言之谓之文,自践履言之谓之礼,其实则一。惟学欲博而践履则贵约,赤非先博文,再约礼,二者齐头并进,正相成,非相矫。此乃孔门教学定法,颜渊喟然叹曰章可证。
【白话试译】
先生说:“君子在一切的人文上博学,又能归纳到一己当前的实践上,该可于大道没有背离了!”
?
5、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第八》)
学问无穷,汲汲终日,犹恐不逮。或说:如不及,未得欲得也。恐失之,既得又恐失也。上句属温故,下句属知新。穿凿曲说,失平易而警策之意。今不取。
【白话试译】
先生说:“求学如像来不及般,还是怕失去了。”
?
6、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第九》)
绝四:绝,无之尽。毋,即无字,古通用。下文四毋字非禁止辞。孔子绝不有此四者,非在心求禁绝。
毋意:意,读如亿,亿测义。事未至,而妄为亿测。或解是私意,今不从。
毋必:此必字有两解。一、固必义。如言必信,行必果,事之己往,必望其常此而不改。一,期必义。事之未来,必望其如此而无误。两说均通。如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即毋必。
毋固:固,执滞不化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山东卷,解析版).doc
-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试题(浙江卷,解析版).doc
-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江苏卷,解析版).doc
-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海南卷, 解析版).doc
-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试题(新课标I,解析版).doc
-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试题(江西卷,含答案).doc
-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试题(江苏卷,解析版).doc
-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试题(浙江卷,解析版).doc
- 2014年秋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1章 第2节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题.doc
- 2014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14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精选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14年秋九年级数学上册 21.1 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14年秋九年级数学上册 22.1.2 二次函数y=a(x-h)2+k(a不等以0)的图象和性质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14年秋九年级数学上册 22.1.3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14年秋九年级数学上册 22.1.4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14年秋九年级数学上册 23.1.1 图形的旋转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1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14年秋九年级数学上册 23.1.2 图形的旋转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14年秋九年级数学上册 23.2.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
最近下载
- 2025年初级钳工试题及答案钳工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一中学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新七年级分班(奖学金)模拟 数学提高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2024新疆职业大学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Unit 10 Baggage Service课件pptj电子教案.pptx VIP
-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cctv百家讲坛全六部共36集).pdf VIP
- 民航服务英语unit 3 baggage service课件讲解.ppt VIP
- 预防高处坠落培训.pptx VIP
- 脊髓损伤的诊治指南.pdf
- 2025年起重机司机(限桥式起重机)Q2特种设备理论必背考试题库资料(附答案).pdf VIP
- 抛体运动题目.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