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5届高中历史试题汇编(11月第二期)R单元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

全国2015届高中历史试题汇编(11月第二期)R单元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2015届高中历史试题汇编(11月第二期)R单元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R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目录 R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 R1维新变法思想 2 R2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 R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2 R4毛泽东思想 2 R5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2 R1维新变法思想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10月模块考试(201410)】17、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同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融合 C、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D、要求政府下令 【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 【答案】B 解析:“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说明康有为提出了“断发易服”的主张,改变中国的落后习俗,以便与时代接轨 故选:B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岳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01411)】25.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 A.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 B.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 C.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介 D.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 【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洋务思想思想的理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岳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01411)】24.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近代中国最早倡导这一观点的应是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C.辛亥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分子 【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维新思想 【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表明倡导者主张权力来自人民,既民主政治。符合维新派思想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新思想的理解。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1月月考(201411)】C2 C4 E1 K1 R1 R3 R4 14、对于历史的发展,研究者力图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历史,启迪未来。据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他把自然界对人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 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文明,西方的冲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入了引起现代化并导致永久性变化的力量。 ——李帆《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1)根据材料一,用“挑战——应战”模式说明1910年前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6分) 材料二 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化社会的转变;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近代化过程中的两种不同模式。(分)概括中西方近代化在本质和手段上的相同之处。(分) ——以上材料均整理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