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氧的供需与传递.pptx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发酵氧的供需与传递

第五章 氧的供需与传递;微生物细胞对氧的需求和溶解氧的控制 培养过程中氧的传质理论 溶氧传递系数的测定方法 影响氧传递速率的主要因素 发酵液中溶解氧的测定和控制;第一节微生物细胞对氧的需求和溶解氧的控制;一、供氧与微生物呼吸及代谢产物的关系;微生物吸氧量的表示;r:微生物耗氧速率,mmol/(L·h) QO2:菌体呼吸强度, mmol/(g·h) cX:发酵液中菌体的质量浓度,g/L;影响微生物耗氧速率的因素;碳源;二、微生物的临界氧浓度;临界氧浓度(c临界);若不存在其他限制性基质时: CL<Ccr时,QO2随CL的增加而增大; CL>Ccr时,QO2恒定。;三、控制发酵液中溶解氧的意义;温度 溶液性质 氧分压;;溶液浓度mol/L;系统总压力小于0.5MPa,氧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只与氧的分压成直线关系。;25℃、1×105Pa时,空气中的氧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0.25mmol/L左右,在培养基中的溶解度更低,约为0.21mmol/L。 微生物的临界氧浓度一般为0.003~0.05 mmol/L ,只能维持菌体正常生命活动20~50s。因此,必须采取强化供氧。 ;微生物培养的供氧方式;第二节 培养过程中氧的传质理论;一、氧的传递途径与传质阻力;二、气体溶解过程的双膜理论;发酵液中的供氧和需氧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中 供氧: 耗氧: 某瞬间溶氧浓度变化:;第三节 溶氧传递系数的测定方法;一、亚硫酸盐氧化法;氧一溶解于液体中就立即被还原,溶液中氧浓度为0:;N:平均溶氧速率,mol O2/(ml·min); VS:取样量,ml; c:Na2S2O3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Δt:两次取样间隔时间,min; ΔV:两次滴定所用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差,ml; Kd: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体积溶氧系数,molO2/(ml·min·MPa)。;优点: 操作简便,且在相当清洁的条件下能得到非常精确的结果; 取样均匀; 不需要特殊仪器。 缺点: 发酵罐内如有极少量的表面活性剂,都可导致测定值不精确; 亚硫酸钠溶液对菌体生长有影响,且流变学性质与发酵液差别较大,加之氧传递影响因素较多,故测定值不能反映真实培养状态下的溶氧; 只在工作容积为4~80L的设备中测定比较可靠,且仅能表示培养设备通气效率的优劣。;二、取样极谱法;?;优点: 由于氧的分解电压最低,发酵液中的其他物质对测定的影响甚微,因此,此法可直接用于发酵状态的溶氧传递系数的测定。 缺点: 溶解氧浓度的测定需要从设备中取样后测定,样品压力由罐压降至大气压,测定的氧浓度不准确,且静止条件下测得的摄氧率与实际培养状态不完全一致,误差较大。;三、物料衡算法;例:一个装料为7L的实验室小罐,通气量为100L/h,发酵液的溶氧浓度为25%,空气进入时的氧含量为21%,废气排出的氧含量为19.8%,求此时菌体的摄氧率和发酵罐的KLa。;四、动态法;优点: 只需要溶氧电极,即可测得实际发酵系统的KLa。 缺点: 对于高黏度的发酵液,停止供气后,气泡的释放速度缓慢,或由于高搅拌速度所产生的表面曝气作用,会影响cL-t曲线的正确性。;五、复膜电极测定KLa和氧分析仪测定KGa;?;第四节 影响氧传递速率的主要因素;一、溶液的性质对氧溶解度的影响;二、气-液比表面积对氧溶解度的影响;三、影响氧传递系数的因素;1、搅拌;(1)搅拌桨的功能;(2)搅拌桨参数;搅拌器的形式;搅拌器的间距;搅拌转速和叶径;;挡板;2、空气线速度;3、空气分布管;4、发酵液性质;泡沫;5、表面活性剂;6、离子强度;7、菌体浓度;第五节 发酵液中溶解氧的测定和控制;二、发酵液中溶解氧的测定方法;1、化学法;2???极谱法;?;三、控制发酵液中溶解氧的工艺手段;1、改变通气速率(增大通风量);2、改变搅拌速度;3、改变气体组成中的氧分压;4、改变罐压;5、改变发酵液的理化性质;6、加入氧载体;影响需氧的工艺条件;溶氧控制措施的比较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