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结构抗震概念设计详解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
主讲教师:尹红宇
yhyamy@126.com土木学院
3.1 结构抗震计算原则
3.2 设计地震动
3.3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3.4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3.5 结构抗震验算
第3章 结构抗震计算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结构抗震计算
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如核电站、核设施、水库、大坝、堤防、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物质的设施等);
乙类建筑:地震时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即生命线工程建筑,(如消防、急救、供水、供电、通讯等);
丙类建筑: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如一般的公共建筑、住宅、旅馆、厂房等);
丁类建筑:抗震次要建筑,(如储存物品价值低的一般仓库,人员活动少的辅助建筑等)。
§3.1 结构抗震计算原则
抗震设防分类
§3.1 结构抗震计算原则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结构抗震计算
抗震设防标准
基本目的: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我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三水准目标,二阶段设计法。
原则: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小震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小震对应地震烈度概率密度曲线图上的峰值烈度,又叫众值烈度或多遇烈度,超越概率为63.2%;
中震对应的地震烈度为基本烈度,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为10%;
大震是发生机会较小的罕遇地震,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为2-3%。
§3.1 结构抗震计算原则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结构抗震计算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更高的要求;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当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更高的要求;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
丁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适当降低,但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抗震设防标准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结构抗震计算
三水准设防目标
1. 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一水准);
2. 当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但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
3.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第三水准)。
§3.1 结构抗震计算原则
我国采取6度起设防的方针,地震设防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0﹪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结构抗震计算
二阶段设计法
① 按地区设防烈度进行构件截面抗震承载力计算(弹性分析)
——保证了第一水准的强度要求和弹性变形要求
② 按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作用验算构件弹塑性变形
(概念设计+构造措施)
——保证结构满足第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
§3.1 结构抗震计算原则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结构抗震计算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3.1 结构抗震计算原则
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与要求:
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
构造措施——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
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建筑抗震设计在总体上要求把握的基本原则 :
注意场地选择,把握建筑体型,利用结构延性,设置多道防线,重视非结构因素
§3.1 结构抗震计算原则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结构抗震计算
一、注意场地选择
地震区宜选择有利地段,避开不利地段,不在危险地段进行工程建设
地段类别
地质、地形、地貌
有利地段
稳定基岩、坚硬土或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
不利地段
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
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
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如故河道、疏散的断层破碎带、暗埋的
塘浜沟谷及半填半挖地基)等
危险地段
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
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
当确实需要在不利地段或危险地段建筑工程时,应遵循建筑抗震设计的有关要求进行详细的场地评价,并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
§3.1 结构抗震计算原则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结构抗震计算
二、把握建筑体型
建筑物平、立面布置的基本原则:
结构对称—— 有利于减轻结构的地震扭转效应
形状规则—— 在地震时应力集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光伏电站运行常见故障及技术解决方案.pdf VIP
- 军队文职考试《公共科目》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docx VIP
- 生成式AI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教师教学决策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二物理导学案-全一册.pdf VIP
-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pdf VIP
- 人民大2023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PPT第2章 选:论文选题与研究设计.pptx VIP
- 2025年中国食品级碳酸氢钠数据监测报告.docx
- 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教授——程林同志事迹材料— .doc VIP
- 高中物理竞赛-话题5:多质点在动态多边形顶点的相遇问题和多解问题.doc VIP
- 《提升基层干部管理能力》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