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添加剂增味剂要点
第十四章 增味剂(鲜味剂,风味增强剂) ( Flavor enhancers) 内容 增味剂定义、种类和分类 增味剂的特点 增味剂各论 增味剂应用实例 一、增味剂的定义、种类和分类 ? 定义:又称风味增强剂,是指能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我国历来称为鲜味剂。 ? 种类:我国允许使用约6种。 ? 分类: -按来源:天然(动物、植物、微生物)、化学合成 -按发展阶段:第一代、第二代、新型 -按成分(结构)分: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复合型 一、增味剂的定义、种类和分类 * 氨基酸类(第一代): L-谷氨酸钠(L-monosodium glutamate,MSG) , L-丙氨酸(L-alanine)。 *有机酸类(第二代):琥珀酸二钠(disodium succinate)。 *核苷酸类(第二代) : ? 5’-肌苷酸二钠(disodium 5’-inosinate,IMP) ? 5’-鸟苷酸二钠(disodium 5’-guanylate,GMP) ? 5’-呈味核苷酸二钠(sodium 5’-ribonucleotide):以IMP、GMP为主,还含有其它5 ’-核甘酸二钠,如5 ’-尿甘酸二钠、5 ’-胞甘酸二钠。 一、增味剂的定义、种类和分类 核甘酸与鲜味的关系 -嘌呤类核甘酸的嘌呤环的6号碳上有一个-OH及在核糖组分的5号碳上有一个磷酸酯时可产生强鲜味: X=-OH, Y=-H, 为IMP; X=-OH, Y=-NH2, 为GMP; X=-OH, Y=-OH, 为XMP; -嘧啶类核甘酸(如尿甘酸、胞甘酸)鲜味弱; 一、增味剂的定义、种类和分类 * 新型鲜味剂 ? 水解动物蛋白(Hydrolyzed Animal Proteins, HAP) -主要以鸡肉、猪肉、牛肉等动物蛋白为原料,通过酸或酶水解将蛋白质分解成各种氨基酸及短肽。 ? 水解植物蛋白(Hydrolyzed Vegetable Proteins, HVP) -主要以豆粕粉、玉米蛋白、面筋、花生饼及棉籽等植物蛋白为原料,通过酸或酶水解将蛋白质分解成各种氨基酸和短肽。 一、增味剂的定义、种类和分类 ? 酵母抽提物(Yeast Extract) -以酵母为原料,通过自溶法、酶解法、酸热加工法等制得,含多肽、氨基酸及核苷酸。 上述三种新型鲜味剂的特点: -风味独特,富含营养功能成分,发展很快。 -主要应用是与其它增味剂、物质复合生产高级调味料、食品营养的强化,并作为功能性食品的基料。 一、增味剂的定义、种类和分类 例如:鸡精-复合型调味料的组成 -盐 50-70%,甜味剂(蔗糖)10-25%; -传统鲜味剂:味精 10-20%;核苷酸(I+G)5%(占味精用量);琥珀酸二钠0.1%; -新型风味增强剂:肉粉、香精、酵母精,10%; -天然香辛料:大蒜、洋葱、大葱、胡椒等,0.5-1.5%; -填充剂:补充配方中原料总和为100%,为糊精、淀粉等; -抗结剂:二氧化硅、磷酸钙,1%。 一、增味剂的定义、种类和分类 ? 其它新型增味剂:美拉德反应产物 -是指原来食物中含有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时,糖类会降解为单糖、醛、酮及呋喃类物质,蛋白质会分解为多种氨基酸,而脂肪则会自身氧化、水解、脱水和脱酸生成各种醛、酮、脂肪酸和丙脂类物质。上述各种物质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出具有独特香味的挥发性物质。 二、增味剂的特点 * 不同增味剂,其呈现的鲜味有所不同。 - IMP呈鲜鱼味,MSG呈肉味鲜味,GMP呈香菇鲜味,琥珀酸有特异贝类鲜味。 -氨基酸类所呈的是复合味. 二、增味剂的特点 -食品鲜味是由于其所含的鲜味成分所致。 √酱油,竹笋:天冬酰氨 √贝类,酒 :琥珀酸 √鸡,鱼肉:5’-肌苷酸(IMP) √香菇:5’-鸟苷酸(GMP) √海带:谷氨酸钠 * 不同增味剂,其呈现鲜味的阈值不同 -鲜味阈值:是指增味剂能呈现出鲜味的最低浓度; 二、增味剂的特点 表2. 增味剂的阈值 二、增味剂的特点 *各种增味剂鲜味强度各不相同。 表3. 各种增味剂的强度 二、增味剂的特点 *不同鲜味剂之间呈在协同作用。 表4. 鲜味剂之间的协同效应 三、增味剂各论 1、 MSG (第一代鲜味剂) ?来源及结构:由发酵所得L-谷氨酸经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中和、精制而成。 COONa COONa CH2 CH2 CH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食品化学风味化学.ppt
- 南方地区上课课件.3ppt.ppt
- 食品安全齐关注.ppt
- 南昌大学MPA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1.doc
- 食品安全主题班会课件(共60张PPT).ppt
- 食品微生物检验教案第三章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doc
- 南昌大学动物学复习资料.doc
- 南昌大学液体粘滞系数的测量.doc
- 南昌大学外国文学专题研究第一讲 T.S.艾略特与《荒原》.ppt
- 南溪2013年秋期期末测试(人教八年级生物上册).doc
- AI应用行业系列报告:AI视频生成,商业化加速,国产厂商表现亮眼.pdf
- 固收转债分析-华辰转债定价:首日转股溢价率2227.pdf
- 计算机行业深度报告:从监管视角看中国稳定币未来发展.pdf
- 和铂医药-B深度报告:依托稀缺HarbourMice平台,BD之王开启新篇章.pdf
- 电力设备行业跟踪报告:电力设备出口,变压器、开关市场表现稳定,电缆出口持续高增长.pdf
- 商飞或扩大海外布局,国产客机需求空间持续提升.pdf
- 机械行业灵巧手专题系列报告3:从运动学原理出发,灵巧手如何“动起来”?.pdf
- FOF系列研究之七十六: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投资价值分析.pdf
- A股投资策略周报告:5月经济稳中有进.pdf
- 2025年医药生物行业中期策略报告:坚定信心,向“新”而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