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医伤科发展简史.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骨伤科的兴盛时期(明清) 清,吴谦《正骨心法要旨》 《医宗金鉴》丛书之一,编排像教科书 全面:总论,释义,各部位骨折脱位、解剖、内治、复位技术、固定器材、适应症 图10幅,方药(以《正体类要》为蓝本) 五、骨伤科的兴盛时期(明清) 清,吴谦《正骨心法要旨》 清,胡廷光《伤科汇纂》 以《正骨心法要旨》,诸子百家为体,博收伤科诸要,参以家传之法汇辑 单方1000首,参40多清以前的医家文献,分类排列规律,有文献学价值 骨科复位图14幅 (图歌诀并用) 《伤科汇纂》举例 肩胛骨髎脱,有须不能捋,胸中拦抱住,两边齐拉拔,入臼骨归原,手动上下活,不用夹与缚,全凭膏药抹。 五、骨伤科的兴盛时期(明清) 清,吴谦《正骨心法要旨》 清,胡廷光《伤科汇纂》 日本人,二官献彦可《中国接骨图说》 精华是:正骨图解 51图 三本有图的伤科医籍,其余均为文字(加马王堆共四本) 五、骨伤科的兴盛时期(明清) 清,吴谦《正骨心法要旨》 清,胡廷光《伤科汇纂》 日本人,二官献彦可《中国接骨图说》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瘀血症治论说,促进伤科用药 头部、血府、膈下、少腹、四肢、躯干瘀血症均有相应方剂 对“偏瘫、脑震荡、内伤、腰腿痛、筋骨痹证”,至今仍是常用方剂 五、骨伤科的兴盛时期(明清) 明,异远真人《跌损妙方》 明,薛己《正体类要》 明·朱橚《普济方 ?折伤门》 清,吴谦《正骨心法要旨》 清,胡廷光《伤科汇纂》 日本人,二官献彦可《中国接骨图说》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六、近代骨伤科的概况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入侵,中医受歧视,伤科面临危机,伤科医生视为走江湖、卖膏药的下九流 解放后中医伤科的延续,仍以祖传和师承为主,经验及学术思想得以保存 十大有贡献骨伤科名家 上海:王子平(1889~1979)伤科专家、武术家 上海:石筱山(1904~1964)理伤名家 上海:魏指新(1896~1984)“魏氏伤科”祖传21代 北京:刘涛山(1904~1980)伤科专家、武术家 广东:何竹林(1882~1972)伤科专家、武术家 福建:林如高(1888~1986)骨伤科世家 四川:杜自明( 1878~1961)正骨理筋,满族,武术家 四川:郑怀贤(1897~1981)伤科专家、武术家 河南:郭氏(平乐正骨):自成系列,源于清代嘉庆 年,正史有记载 山东:梁铁民(1915~1978)正骨理筋手法 近代骨伤科的主要成就 中西结合:骨感染、骨髓炎、关节炎、陈旧骨折、关节内骨折、脊柱骨折、骨坏死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1958) 提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 医患合作。”原则 方先之、尚天裕、苏绍三(天津) 值得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中医骨伤科的手术与手法发展不能同步? 值得思考的问题? 要重视临床实践 临床是产生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唯一源泉和动力 唐宋伤科疾病多,手术疗法的理论和技术发展很快 明清重理轻技,“手摸心会”,摸脉疗伤,手术成为多余 值得思考的问题? 理论与技术同等重要 一些“下甲之人”尽管身怀绝技,但“不通文理”,所以技术得不到总结和提高 那些掌握了手术的理论者,无相应的病例去实践,技术(麻醉、止血、止痛)只会停留在理论上,不会发挥作用 值得思考的问题? 与当时自然科学相结合不够 唐宋期化学、冶金技术都相当发达,此时骨科器械很多(刀、剪、 镊、锤、锯),但麻醉、止血、止痛技术发展困难,与自然科学相结合不够,无利用当时先进技术解决医学上的问题 启示:当今的中医骨科发展亦不能孤立地前进,必须吸取一切自然科学的先进成果 值得思考的问题? 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 明清:重理轻技、重内轻外,说明操作技术的难度大; 当今在科研工作中,一但提出新的理论,要大胆研究,不要怕困难 否则就像中医骨科的手术疗法尽管提出较早,但最终落后于西医骨科手术疗法 再 见 * 上篇 总论 湖北省黄冈卫生学校 李艳生 《骨伤科学》 学习要求 历代骨科名医、主要文献、发明、成就 骨科的病因病理、诊断方法、用药特点 骨折脱位的复位固定原理、 治疗原则 骨科操作的理论基础 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熟悉解剖(骨、运动生理、肌肉起止、神经、血管的分布) 多实践、多临床、多问、多画、 多看(书) 第一章 骨伤科发展简史 “骨伤科学”定义: 是指研究人体骨、关节、软组织损伤 及疾病防治的一门临床学科。 部位:损伤(骨折、脱位、软伤) 疾病(骨病、畸形、肿瘤) 最早出现清代:胡延光《伤科汇纂》 一、骨伤科的起源(夏、商、周时期) 工具(砭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