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BG]2017版高考语文(全国复习)(课件):古诗鉴赏第二章专题三考点突破(一鉴赏古诗的形象)创新
即时巩固 2.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歌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 (1)从上面5个意象中任取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 答案 (示例)雁:乡思(信使) 柳:别情(送别) 菊:淡泊(清高、纯洁等) 竹:虚心(高风亮节、正直等) 莲:怜爱(洁身自好、清纯、君子等)(任选其三) 答案 (2)从上面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古代诗歌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和作用。 答案 (示例)柳。《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之句。“柳”谐音“留”,因此总以柳表达离别时的不舍之情。柳的特点是缠绵飘动,它垂下的枝条如离人挥别的手。作用:《诗经》中,借对昔日别离之时杨柳依依的情景描绘,抒发作者的不舍与依恋;借柳写离情,不仅使表达更为含蓄,而且使离情因景物的衬托更显含蓄,更显哀婉真挚。 答案 3.(2013·江西)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 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鉴赏 这首词上片首句即直抒胸臆,对于外族侵略,民不聊生,国将不国,词人极端悲愤却又无力挽救,满腔的恨意只能凝为三言两语作成此词。下句以一“何”字呼出,使人心潮澎湃、荡气回肠;接着用一“狂”字生动地刻画出词人淡泊名利、摈弃官场的耿介之情。下句引用屈原句,意在以屈原自比,表示要保持高洁的品德,不愿与不顾国仇家恨贪图权势富贵的当权者同流合污。下片第一句再掀波澜,情绪复又转入高亢,引张翰句自问又问人:国仇难报,抗敌无门,要这生前身后的虚名有何用?接着给出了答案: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当权者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置国家危亡于不顾,而一味地苟且偷安,这是词人对南宋当权者的严厉批判和愤怒呼喊,乃全词的关键所在。后句情绪渐趋平和,表明了与陈端仁的深厚友谊和惜别之情。最后一句又引两个典故,词人以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自喻,表示自己此行并非是贪图名利,也同时隐隐预见了自己志将不得申,终归退隐的命运。 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解析 本题考查品味意象的含义,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该题考查的是意象的特定内涵。“兰”“蕙”“菊”都是美好的花草,自古以来美好的花草便寄寓了古人对美好品德、节操的追求。如《爱莲说》中周敦颐就以莲出淤泥而不染象征自己纯洁高尚的节操。 答案 “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解析答案 分析意象的作用,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①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②塑造环境或背景的作用。它多表现为通过多个意象组成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 ③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是最主要的。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意象在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由具体诗歌而定。 ④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多表现在咏物诗中。 ⑤结构上的线索作用。有的意象贯穿始终,则往往为线索。 三、分析意象的作用 即时巩固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上 董颖①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②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 ①董颖:南宋诗人,一生穷困潦倒,漂泊异乡。②摩挲:用手抚摩。 鉴赏 这首诗既有阔大开朗、令人神往的境界,也有漂流浪荡、奔波不定的忧愁,明丽与哀怨同在,情思与景物相融。 沧江万顷,一碧汪洋,横无际涯;秋高气爽,惠风和畅,天地清朗。诗人荡舟沧江,极目长天,敞开胸怀,放逐心灵,天地为之开阔,世界因之精彩。诗人看到了什么呢?蓝天白云倒映江中,青山绿树撞入眼帘,万顷沧江波光粼粼,轻盈白鸥翩翩飞舞。人在江上游,如在镜中走,浑然一色;山水相连,动静得宜,浓淡相配。雪白的鸥鸟,勾勒出雪白的弧线,是流动的风景;潇洒的诗人,站立出如痴如醉的情态,是凝固的风景;一碧万顷,波光动荡,是浓郁的风景;天地空明,万物萧索,是清淡的风景。诗中藏画,景中含情,读到诗歌开头两句,我们和诗人一样沉醉其中,激动不已。 如果说诗歌一、二两句侧重于描写江上景,抒发愉快心情的话,那么诗歌三、四两句则主要是表达诗人的生活感悟和人生忧虑。诗人怜惜这些清新娇嫩、生机勃勃的小柳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