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泰戈尔经典诗集 作者:李金蕊 泰戈尔 - 诗人,哲学家 拉宾德拉纳特 · 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家庭环境 拉宾德拉纳特 · 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 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 1861年5月7日,泰戈尔生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他的家庭属于商人兼地主阶级,是婆罗门种姓,在英国东印度公司时代财运亨通,成为柴明达地主。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社会活动家,在当时积极赞成孟加拉的启蒙运动,支持社会改革。他的父亲对吠陀和奥义书颇有研究,是哲学家和宗教改革者,富有民族主义倾向,由于与社会上的传统习俗格格不入,被习惯势力祝为没有种姓的外化之人。他有子女十四人,泰戈尔是家中员小的一个。就是在这个家庭,兄弟姐妹和侄辈中颇出了一些学者和艺术家。由于生长在这样一个印度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和谐交融的书香门第,因而泰戈尔从小就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 对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妇女的痛苦处境表示同情,谴责封建主义和种姓制度,描写帝国主义者和官僚的专横,同时也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正统的印度教的抵触。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还擅长作曲和绘画。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的中国情结:用美丽诗篇连接中印两国文化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他是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一生创作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飞鸟集》、《眼中沙》、《新月集》等作品伴随着几代中国人的成长。 1881年,年仅20岁的泰戈尔撰写了《鸦片——运往中国的死亡》一文,发表在《婆罗蒂》杂 志上。文中义愤填膺地指出,“对中国的鸦片贸易中,隐藏着龌龊卑鄙的动机,其中阴暗的偷窃心理比抢劫还要可恶”。他谴责“英国坐在亚洲最大的文明古国的胸脯上,把病菌似的毒品一点一滴注入他健全的肌体和灵魂,推着他走向死亡”。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的真诚同情。泰戈尔一生三次来到中国,与徐志摩、梁启超、梅兰芳等人结下深厚友谊。他美丽诗篇,连接着中国与印度,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印两国文化 【林徽因,泰戈尔,徐志摩】 与“中国儿子”的忘年之交 在首次访华一个多月的行程里,泰戈尔由徐志摩全程陪同并担当翻译,先后抵达上海、杭州、南京、济南、北京、太原、武汉等地。一老一少两位诗人形同父子,渐成异国忘年好友。漫步于西湖,吟诗、论诗、写诗,通宵未眠,泰戈尔像个孩子般对徐志摩说:“真想在湖边买个小屋住上几天。”1924年5月底,结束了首次对中国的访问,泰戈尔取道日本回国。按照中国“十八相送”的礼节,徐志摩陪伴泰戈尔来到日本。告别之时,老人无限伤感地说:“我把心落在中国了。” 1929年3月,借去美国和日本讲学之际,泰戈尔再次来到中国,住在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家里。对徐志摩夫妇,泰戈尔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宠爱,称他俩是“自己的儿子和媳妇”。离去时,泰戈尔为他们留下了一幅自画像并附诗一首:“山峰盼望他能变成一只小鸟,放下他那沉默的重担。”6月11日,诗人访问归来经过上海,再次到徐志摩家里小住。他拿出一件紫红色的印度长袍,对徐志摩夫妇说:“我老了,恐怕以后再也不能到中国来了,这件衣服就留给你们作纪念吧。” 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深远 泰戈尔作品在中国的流传,深深影响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进程,是中印文化交流发展的印证。 泰戈尔的作品在“五四运动”之前就已开始被译成中文。1913年,著名国学大师、文学家钱智修在《东方杂志》上刊出了《台峨尔的人生观》,第一次向中国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