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阳货第十七.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7阳货第十七

阳货第十七 ?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依诸古注。阳货就是季氏的家臣阳虎,孔安国说他以季氏家臣而专鲁国之政,皇疏说他派人召见孔子,想叫孔子替他办事,而孔子恶他专滥,不与他相见。 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孟子滕文公篇也记载此事,归字作馈字,时字作矙子,赵岐注:「矙,视也。」依滕文公篇说:「阳货矙孔子之亡也。」亡,即无,不在家。阳货视孔子不在家,赠孔子一只蒸熟的小猪。孔子回家一看,不能不受,不能不回拜,因此,「时其亡也。」孔子也等候阳货不在家,往阳货家回拜。不料拜竟而还时,在路上遇见阳货。遇诸涂的「诸」,是「之于」二字快读而成,「之」字指阳货。涂是路途。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阳货对孔子说:「来,我与你说话。」从这个「来」字,可以看出阳货的傲慢态度。称呼「予、尔」,也可以见其无礼。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曰」,此记阳货郑重的告诉孔子。怀其宝,皇疏:「宝。犹道也。」意思是说:「你怀藏宝贵的学问,不肯用出来,而任国家迷乱下去,这可以说是仁吗?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阳货说:「你好从政事,然而一次又一次的失去时机,可以说是有智吗?曰,不可。」此话含意是说孔子不肯认识阳货,如肯认识阳货,便不失时。日月逝矣,岁不我与:阳货最后劝告,日子一天一天的逝去,岁月不等待我们。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孔子许诺将仕。孔安国注:「以顺辞免害。」 「可谓仁乎,曰不可。」「可谓知乎,曰不可。」这两番问答,依毛奇龄论语稽求篇引明儒郝敬说,皆是阳货自为问答,以断为必然之理,并非阳货问孔子答。至「孔子曰」以下,才是孔子语。郝敬举例说:「此如史记留侯世家,张良阻立六国后,八不可语,有云,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能得项籍头乎,曰未能也。能封圣人墓、表贤者闾,式智者门乎,曰未能也。皆张良自为问答。并非良问而汉高答者。至汉王辍食吐哺以下,纔是高祖语。此章至孔子曰以下,纔是孔子语。孔子答语祇此,故记者特加孔子曰三字以别之。」  ?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说性,孔门弟子能了解其义的不多。颜子听孔子之言,无所不悦,曾子能知孔子「一以贯之」的道,这两位贤人当然能了解。子贡曾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既知性不可得而闻,惟须觉悟,则可证明他能了解一部分。后来儒家研究性的意义者,一是孟子,他在孟子告子篇里发表性善说。一是荀子,他在荀子性恶篇里发表性恶说。一是扬雄,他在法言修身篇里发表性善恶混之说。孔子只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未说性有善恶,而此章历代诸注,不出孟、荀、扬三家之说,只有皇侃疏未用善恶解释。 孔子说性,与佛说性,无二无别。 释迦牟尼佛说性,释典分为体相用三方面解说,依据经注,体是本体,相是现相,用是业用。本体真空,但随因缘现相,相是假有,有相则有业用。体相皆无善恶,业有善业恶业,所以业用始有善恶。 孔子说性相近的「近」字,是说其前,习相远的「远」字,是说其后。体相用三者,先有体,次有相,后始有用。前指体相而言,后指业用而言。所以两位圣人所说的性,并无不同的意义,此非器量狭小持有门户之见的人所能了解。 俗儒一看到体相用,便认为佛家学说,实则不然,儒经未尝不讲体相用。周易系辞传纯为孔子之言,现在引用以下几条,以资证明: 「故神无方,而易无体。」古注以「阴阳不测」解释神。阴阳不测,非常微妙,所以无方。易是唯变所适,所以无一定之体。无方无体,即是本体真空之义。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依韩康伯之注说,道是「寂然无体,不可为象。」但阴阳皆是由道而生。虞翻说:「继,统也,谓干能统天生物,坤合干性,养化成之,故继之者善。」孔颖达正义说:「道是生物开通,善是顺理养物,故继道之功者唯善行也。」就各注所说,「继之者善」就是由体起用的意思,用始讲善。 「显诸仁,藏诸用。」显藏皆是作用。 「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鼓就是动,性动即出现万物。本性之德盛大,业用亦大。大到究竟处,即是至矣尽矣。此皆讲用。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成象成形,就是讲相。至于六十四卦的「象曰」、「彖曰」,以及「吉凶旡咎」,皆是相。 以体相用解释「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便知性是体空,寂然不动,动则出现假相。体虽空,而性实有。这可用比喻来说明。如姜有热性,但看不见热,以手执姜,亦无热感,然而把姜吃下以后,身体便发热。由此可喻吾人实有此性,人生以及宇宙万有皆以此性为根源,此性亦遍及宇宙人生,而吾人以及万物此性原来相差不多,所以说「性相近。」性虽相近,但各人习惯不同,依照各人习惯发展,愈到后来则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