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病虫害.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辣椒病虫害要点

辣椒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许昌市植保植检站 卢俊锋 辣椒其他病害及虫害 辣椒猝倒病 辣椒猝倒病症状 辣椒疫病定植后症状 茎基部和分杈处发病,产生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后扩展成长条形黑褐色斑,绕茎一周后病斑处的皮层腐烂,溢缩,与周围健康组织分界明显。染病部位以上的叶片由下向上逐渐枯萎死亡。 根系被侵染后变褐色,皮层腐烂,导致植株青枯死亡。 叶片病斑呈暗绿色水浸状,圆形至不规则形,边缘不明显,迅速扩展后至叶片枯萎,天气干燥时,病斑变褐色停止扩展。 辣椒疫病特点 流行性很强的病害 植株枯萎但是不落叶 大多数侵染辣椒的茎基部 危害症状 危害症状 辣椒疫病传播途径 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在病残体上和土壤内越冬,其中土壤中病残体带菌率高,是主要侵染源。属典型的土传病害。 随水流、水滴溅射、农事操作和接触传染,为次侵染源。 辣椒疫病防治方法 选无病土育苗或苗床消毒。 70%恶霉灵5g兑水15kg喷洒25㎡ 苗床及时清除病果、病株。及时排涝。合理轮作。 辣椒疫病主要由根部侵入,侵入时间一般是在地上部出现症状的前1周或几周,生产上要掌握在发病前1~2周预防,一般在初花雨季到来之前用药效果好。 定植后第一穗果开花坐果期开始浇灌10%苯醚甲环唑1500倍,霜疫力克500倍,烯酰吗啉800倍。 辣椒根腐病症状 辣椒根腐病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 该病菌在土壤可以存活10年以上,传播渠道主要靠肥料、农具、雨水及流水等传播;辣椒根腐病的发生与温度关系密切。22-26℃最适合发病。超过30℃发病率在2%以下;辣椒根腐病湿度越大、发病越重。大水漫灌发病重,小水勤浇发病轻。 辣椒褐斑病传播途径 病菌可在种子上越冬,也可以菌丝块在病残体上或以菌丝在病叶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害常始于苗床。高温高湿持续时间长,有利于该病扩展。 辣椒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采收后彻底清除病残株及落叶,集中烧毁。 与其它蔬菜实行隔年轮作。 发病初期喷洒1:1:200波尔多液、苯醚甲环唑、醚菌酯、霜疫力克、腈菌唑、氟硅唑、咪酰胺、氯苯嘧啶醇、戊唑醇、烯唑醇等 病原为辣椒霜霉,属假菌界卵菌纲门 辣椒霜霉病病症: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及嫩茎。 叶片染病,病斑略呈浅绿色,不规则,叶背有稀疏的白色薄霉层,病叶变脆较厚,稍向上卷,后期叶易落。叶柄、嫩茎染病,呈褐色水浸状,病部也出现白色稀疏的霉层。 辣椒霜霉病防治方法 清洁田园,发现病株及早清除并集中深埋; 药剂喷施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交替使用10%世高WG1000~1500倍液、10%宝丽安(多氧霉素)800倍进行喷施,每隔5~7天喷1次,连续3~4次 辣椒炭疽病传播途径 病菌在种子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借气流、灌水传播蔓延。种子带病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相对湿度在54%以下,不发病。 辣椒炭疽病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果留种,防止种子传病;种子消毒。 选用抗病品种。 加强田间管理,避免栽植过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避免在湿地定植;雨季注意开沟排水,防止果实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 发病重的地块实行与瓜、豆类蔬菜轮作2~3年。 发病前后喷药2~4次,可用苯醚甲环唑,咪酰胺、腈菌唑、醚菌酯、氟硅唑、氯苯嘧啶醇、戊唑醇、烯唑醇等。 辣椒灰霉病 病原为灰葡萄孢,属真菌界半知菌类 成株期染病,茎上初生水浸状不规则斑,后变灰白色或褐色,病斑绕茎一周,其上端枝叶萎焉枯死,病部表面生灰白色霉状物; 枝条染病,亦呈褐色或灰白色,具灰霉,病枝向下蔓延至分杈处; 花器染病,花瓣呈褐色,水浸状,上密生灰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辣椒灰霉病防治方法 选用耐低温弱光的早熟品种。 本病主要是床土带菌、低温高湿、气流传播引起的,因此床内要保持较高的温度和良好的通风条件,发病期应尽量控制浇水,降低床内湿度。 种植密度不宜过大。 彻底清除中心病株并喷施美特、美灿等防治 辣椒菌核病 病原为核盘菌,真菌界子囊菌门 辣椒菌核病症状 辣椒菌核病症状 辣椒菌核病的防治 发病条件:温度20℃,湿度85% 防治方法:用40%菌核净1500-2000倍、代森锰锌450倍、农利灵1000倍、75%百菌清500倍液或百可得等,5-7天交替用药喷洒一次,连续防治2-3次。 辣椒细菌性病害 辣椒青枯病 辣椒青枯病防治方法 发病中前期:青枯立克50ml兑水15公斤,进行灌根,7天灌1次,连灌2—3次。 若病原菌同时为害地上部分,应在根部灌药的同时,地上部分同时进行喷雾,每7天用药1次,喷雾时,每15公斤水可加青枯立克50ml+40ml金贝或沃丰素。 发病中后期:病情严重时,为了见效更快,在灌根或喷雾时,可添加一些化学药剂,如:青枯立克50ml+恶霉灵15克或甲霜灵·锰锌25g或20%叶枯唑20g。 辣椒青枯病的发病条件 该病害多发于连作田和地下水位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