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青少年小组.docx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边缘青少年小组要点

 FILENAME 3906872-5924073a32132.docx 第  PAGE 55 頁,共  NUMPAGES 55 頁  HYPERLINK .hk/~sspltr/p2/narrating/main.htm Back To Menu 边缘青少年小组 (一) 访问刘宏章先生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天水围青少年综合服务队助理督导主任 ? 日期:二零零年七月二十一日 时间:早上九时至下午十二时 机构名称: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天水围青少年综合服务队 地点:新界元朗天水围天耀村耀华楼地下 受访者:刘宏章先生(助理督导主任) 访问者:蔡雪慧 Sharon ? (一)??? 一般数据 刘:让我首先介绍一下工作队的服务范围,主要是服务一些在天水围接受警司警诫的学生,即是犯了轻微罪行的青少年,我还会与警察、家长和学校合作。通常这些学生都是警诫后由社工去提供服务及一连串的活动予他们。这些少年通常都是在学校内屡犯不改,而学校亦想有所行动,希望这些青少年改过或离校。在这服务空间内,若果社工像感化官般向这些青少年发出强硬的警诫,便会令他们感到难受。我们是想发挥他们的潜能,在每一个阶段和状态里,每个人都需要发挥个人潜能以应付困难和困境。但若果要做一些发展或是要做一些令到他们能体验个人能力的户内训练,即所谓的“室内小组训练”,很遗憾那些青少年会觉得很沉闷,因为在户内进行小组未能进行一些身体舒展较多的活动,还会局限了小组的活动内容,在这情况下,我们便会设计一些切合他们兴趣的活动,还会听取学生对小组内容提出意见。 ? (二)??? 小组背景资料 蔡:你的小组维期多久? 刘:我们在二月份开始接个案,在初期小组是以自然小组的模式运作,到了后期才有较定期的小组训练,小组一直维持到本年六月始告终结。 ? 蔡:你的小组合共有多少位成员? 刘:小组共有六位成员,他们都是接受警司警诫的,并且就读中三下学期。 ? 蔡:他们为何接受警司警诫? 刘:他们多在学校内违规打人,与其他班的同学已有敌对的情况出现,有些是自己沉不住气的,有些是被人挑衅的,有些是经过长年的积怨所致的。这几位组员都是由中一结伴到中三下学期的,在一至二月份的期间才被警诫??,而他们在校与其他同学的积怨也近两年,应如何处理呢?所以才引致他们互相打斗,直至一个情况是校方不能忍受,因为他们多在学校打架,学生在校方屡劝不改下,学校就报警,其实学校早已想对他们有所行动,因此便想以此为借口把他们赶离校。 ? 蔡:你的小组全是男组员,为何这样挑选,当中是否有特别的原因? 刘:其实当中很视乎不同的服务使用者。第一是校方,它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点。校方想这些接受警诫,在校内经常犯规,令到校方感到非常“头痛”,而对学校的学习及教学进度有很大影响的学生,把这些类似性质的学生集合在一起;而另一考虑则是学生的自然组合。不过所谓小组的组成,性别和数量都不会太多,我想若果一间学校有太多类似的学生,学校也感到非常麻烦。有些学生都会很坚持想加入小组,但我们也不准许他们加入,他们也很想参与小组的训练,但校方却不太赞成,可能是太多人参与这所谓“反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校方怕有影响。例如学生之间的互相介绍,这些训练又有趣又不用上课,所有人都会想参与,而不想上课,这是第一个考虑;而另一考虑是工作员亦不会将一些互相敌对的同学组合成同一小组,这样工作员便可能要处理小组一些因为组员彼此敌对而引致的纷争,反而会影响了我们的训练,因为我们的训练并不是着重于人际间的互动,而是着重于要组员去处理自我和在学校里面的学习关系,所以我们想根据组员的想法再跟校方商讨。其实可以说这群青少年在未加入这个小组以前已是有一个自然小组存在,自成一角的,他们当中亦不会有“敌对派系”的人存在的。 ? 蔡:你的小组组员在行为特征和家庭背景方面有何特色? 刘:他们都是接受警司警诫的,全部都是来自同一间中学,他们过往经常逃学,例如: 原本学校是八时三十分集队的,但他们却在十一时三十分才回校,仪容都未整理好,而头发更金过「碧咸」,学校的老师见到他们回校就会感到非常麻烦,更希望他们还是不要回校。但这群青少年非常「醒目」,于一定时间便回校,因为若果一学生连续十四日不回校上课的话,校方便会以长期旷课为理由向教育署申报这位学生辍学又或者是自动放弃学习机会,对于此校方也感到为难,因为学校一方面又要维持所谓“建制上的集体规律”;而另一方面又要跟进他们。至于家庭背景方面,他们多是来自单亲家庭和双职家庭,是一些典型的家庭的模式,在家庭制约,亲子相互的互动关系或者是亲子间的亲匿关系较弱,他们的父母很多时也较少关心和担心他们,对于他们是否能跟得上学校的学习进度也不太关心,因此他们才会在外结交朋友以图得到满足感,所以这些组员通常都有所谓“街头的埋堆经验”,组员会与一些所谓有「背景」或会有为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