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绪论汽车电气设备(第2版)
* 汽车电气设备 配 套 教 材 信 息 教材名称:汽车电气设备(第2版) 教材主编:凌永成 教材定价:38RMB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版次:2010年3月第2版 国际标准书号(ISBN ): 978-7-301-16916-2 教材所属系列: 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汽车类 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第1章 绪论 1.1 汽车电气设备的作用 汽车电气设备(electrical device)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排气净化及舒适性。 例如,为使汽车发动机获得最高的经济性,需要点火系统在最适当的时间点火;为使发动机可靠起动,需采用电力起动机;为保证汽车工作可靠、行驶安全,则有赖于各种指示仪表、信号装置和照明灯具等电器的正常工作。 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点火系统、照明信号系统、仪表信息等传统的汽车电气设备是汽车的基础组成部分,也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基础。 多年来,汽车电气设备一直在汽车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将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础电气设备将向提高品质,提高性能的方向发展,辅助电器将向进一步拓展种类,扩大应用范围的方向发展。 1.2 汽车电气系统的特点 1.双电源 在汽车电气系统中,采用两个电源(蓄电池和交流发电机),两者互相配合,协同工作。即使是在极端条件下(如发电机损坏,不发电),光靠蓄电池供电,汽车也能行驶一定里程。 2.低电压 汽车电气系统的额定电压(rated voltage)有6V、12V、24V 三种。 汽油发动机汽车普遍采用12V电源,柴油发动机汽车多采用24V电源(由两个12V蓄电池串联而成),摩托车采用6V电源。 汽车运行中的实际工作电压,一般12V系统为14V左右,24V系统为28V左右。 3.直流供电 现代汽车发动机是靠电力起动机起动的,起动机由蓄电池供电,而向蓄电池充电又必须用直流电源,所以汽车电气系统为直流系统。 4.单线制 单线制(单线连接)是汽车电路的突出特点之一,它是指汽车上所有电器设备的正极均采用导线相互连接;而负极则直接或间接通过导线与金属车架或车身的金属部分相连,即搭铁(Put up iron,亦称接地,earthing或grounding)。 任何一个电路中的电流都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导线流入用电设备后,再由电器设备自身或负极导线搭铁,通过车架或车身流回电源负极而形成回路。 由于单线制导线用量少,线路清晰,接线方便,因此广为现代汽车所采用。 5.负极搭铁 采用单线制时蓄电池的一个电极需接至金属车架或金属车身上,俗称“搭铁”。 蓄电池的负极接金属车架或金属车身称为负极搭铁(negative earth)。蓄电池的正极接金属车架或金属车身称为正极搭铁(positive earth)。 6.并联连接 各用电设备均采用并联连接,汽车上的两个电源(蓄电池与发电机)之间以及所有用电设备之间,都是正极接正极,负极接负极,并联连接。 由于采用并联连接,所以汽车在使用中,当某一支路用电设备损坏时,并不影响其他支路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减震器说明书.doc
- 饮料浓浆 团体标准.docx VIP
- 必威体育精装版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晋升初中语文学科讲课答辩真题汇编(附答案详解).pdf
- 电解质饮料 团体标准.docx VIP
- 东风雪铁龙C5汽车使用手册用户说明书pdf电子版下载.pdf
- CVP监测危重患者液体管理.ppt VIP
- 六年级数学分数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pdf VIP
- 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 道法 备课 学历案.docx VIP
- 基于“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第2020030期)-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pdf VIP
- 第二届全国数字化机房安装技能竞赛(电气设备安装工赛项)考试题库资料-下(多选、判断题汇总).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