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泾川县2代黏虫重发因素及防控技术.pdf
丫闯担繇哥叫20,7年第3期
CHINAPLANTPRoTECTIoN
◎ 2017.V01.37.No.3
泾川县2代黏虫重发因素及防控技术
史惠琴,史聚宝
(甘肃省泾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泾川 744300)
摘要:结合泾川县30年的黏虫虫情资料及气象因子,综合分析了2代黏虫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2代
黏虫在泾川县每隔7~9年重发1次,重发原因与当年迁入的虫源基数及5—6月份的降雨量、寄主植物及食源因素、
栽培模式、机械化程度等因素有关。根据2代黏虫的发生规律,以当年成虫迁入量、产卵量及雌蛾卵巢发育级别为基
础,结合当年作物布局、气象因子等因素综合分析,提出了预警及应急防控措施。
关键词:黏虫;发生规律: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3.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6820(2017)03—0041—04
黏虫(Ⅱ矿Ⅳ砌nnnsep甜越口Walker)属夜蛾科鳞翅
目,俗名行军虫、夜盗虫、剃枝虫。是迁飞性、暴发性、 小旱,10年一大旱,从5次大发生年分析,黏虫暴发
多食性世界害虫[1]。在我国除西藏外,其余各省(自为害年,均为大旱后第二年春夏雨水较多年份,由此
治区、直辖市)均有发生嘲,是我国粮食作物的主要 分析,每7~9年,黏虫就大发生1次。
害虫.每年南北往返迁飞为害.给农业生产造成巨 一般年份发生程度较轻,未达防治指标,该虫
大损失[3]。幼虫6龄,其中6龄期为暴食期,食量为在当地不能越冬,其发生量及发生程度由当年域
整个生育期食量的90%以上…。 外成虫迁入量及当地气象条件决定,泾川县黏虫
甘肃省泾川县为黏虫常发区,呈点片为害,主要 均为当年春夏季从北纬33。以南地域迁飞而来。在
为害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等作物,轻则作物叶片出 当地可发生2~3代,l代黏虫于4月中旬开始迁
现空洞、缺刻、植株长势减弱,重者绿色部分掠食一 入,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蛾量很低,加之当地4
空,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给粮食生产造成严重 月和5月气温仅为12一16.7℃。低于成虫产卵与卵
损失[6]。笔者根据泾川县病虫测报站30年的虫情资孵化的起点温度,此阶段迁飞成虫不为害作物;其
料及气象资料,分析泾川县2代黏虫重发规律,并根 后随温度升高、湿度增大、迁入成虫增加,加之气
据其重发规律提出预警防控措施。 象条件有利于成虫产卵、孵化和幼虫的生长发育,
极易暴发成灾。1代黏虫迁入高峰期一般为6月上
1 发生概况
旬到6月中旬,诱蛾高峰在6月10—15日,高峰
泾川县每年均有黏虫发生为害。年发生2~3 期每盆糖醋液每晚可诱蛾百头以上。1983年为最
代,以2代黏虫发生为主[5]。1983年以前2代黏虫呈高年份,5—6月累计诱蛾量达1400头,1代黏虫
340
零星发生,年发生面积仅4 hm2左右,为害损失 于6月中旬选择湿度大,密度高的麦田产卵,经7~
8d可孵化出2代幼虫,幼虫期平均为37.2d,老
轻。1983年至2013年,2代黏虫暴发5次,分别在
1983年、1991年、1999年、2006年和2012年。为害熟幼虫于7月中旬至8月上旬化蛹,蛹期平均为
14.5~16.7
严重田块已近成熟的麦穗被咬断,玉米、高粱等秋粮 d,8月上旬成虫大量迁出,仅少量个体
作物被吃成光秆,严重地块幼虫高于150头/m2,玉在本地继续繁殖,到10月上旬还可以诱到极少量
米田高达210头/株。其中1983年为暴发为害最重的3代黏虫(表1)。
收稿日期:2016—11—11
作者简介:史惠琴,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E—mail:jczbz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型氯基消毒剂烟熏消毒的效果验证.pdf
- 新常态下兽药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
- 新蚕品种“芳·绣×白·春”饲养初报.pdf
- 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繁育生产性能分析.pdf
- 日本血吸虫TOR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pdf
- 日本血吸虫高迁移率族蛋白活化鼠巨噬细胞的初步研究.pdf
- 日粮蛋氨酸对28~70日龄吉林白鹅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pdf
- 早期断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pdf
- 春季猪病防控的关键措施.pdf
- 有机铬对热应激肉兔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pdf
- 2025年氢能燃料电池汽车政策环境与法规解读报告.docx
- 高中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开发:人工智能视角下的版权保护与知识付费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欧盟碳关税对中国汽车行业环保标准与国际接轨的影响.docx
- 2025年材料技术突破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棉花产业品牌战略调整与未来五到十年发展分析报告.docx
- 科学实验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趣味实验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传统戏曲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困境与网络平台传播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深度伪造识别技术在智能教育平台中的应用报告.docx
- 9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在当代社会的影响力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跨文化视角下在线旅游平台用户信任形成机制比较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