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方标准DB23:杨潜叶跳象防控技术规程.docVIP

黑龙江地方标准DB23:杨潜叶跳象防控技术规程.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40 B 64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 23/T XXXX—XXXX 杨潜叶跳象防控技术规程 XXXX- XX- XX发布 XXXX- XX- XX实施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 的编写规则起草。 杨潜叶跳象防控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Rhynchaenus empopulifolis Chen)。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2 营造林总体设计规程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林业有害生物喷雾防治技术规程DB23/T 1755 杨树主要蛀干害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Rhynchaenus empopulifolis Chen 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总科 Curculionoidea,象甲科Curculionidae;weevils,跳象亚科Rhynchaenae,跳象属Rhynchaenus Clairville et Schellenberg,危害杨Populus spp.、榆Ulmus spp.等植物。 无公害防治 应用无公害药剂和无公害技术开展的对靶标生物有效、对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防治行为。在树干,用塑料胶带或塑料薄膜等光滑材料缠绕树干一圈成环状、裙状,或树干涂粘虫胶,阻止上树。 线路踏查 幼虫孵化盛期在寄主分布区进行踏查,调查发生范围、有虫株率。在发生区,按照不同的立地条件、发生危害程度,林分设置标准地。每3hm2~50 hm2设1 块标准地标准地面积0.2 hm20.3 hm2,标准地内寄主树种应不少于100 株。在标准地内采用双对角线法、Z”字形法或隔几株选1 株的方法选取标准株,每块标准地选取标准株2株3株。四旁绿化及防护林带,隔100株300株选1 株。 在每个标准株中部东、南、西、北标准枝土壤结冻前翌年春土壤解冻后至成虫前进行。以标准株树干基部为中心,挖深cm的扇形坑,过滤挖扇形坑,过滤×100 %?……………………(1) 式中: T—虫口密度,(头/株); ∑m—总虫口数; ∑M—调查株数。 将计算结果填入附录B。 成虫越冬死亡率 按DB23/T 1755 的规定执行。 将计算结果填入附录B。 幼虫调查 调查方法 9月中旬至落叶前,查计选定标准枝的每个叶片上杨潜叶跳象幼虫危害的圆孔数。估算出标准枝上的叶占标准株叶的比例,进而估算出标准株上杨潜叶跳象的幼虫数。 计算虫口密度 根据需求,分别计算标准枝、标准株、标准地、林分的虫口密度,具体方法按DB23/T 1755 的规定执行。 将调查、计算结果填入附录B。 危害程度划分 杨潜叶跳象危害程度划分 虫态 单位 危害程度 轻 中 重 越冬前成虫 头/m2 20 20~100 100 越冬后成虫 幼虫数/株 10 10~50 50 幼虫 头/叶 1 1~2 2 成灾标准 危害程度中级以上。 预测预报 发生期预测 发生期指标划分 各虫态第一次出现的日期为发生期;日累计虫数占总虫数达16%为始盛期;日累计虫数占总虫数达50%为高峰期;日累计虫数占总虫数达84%为盛末期。 期距法根据当地多年积累的有关害虫发生规律的资料,总结出的害虫前后世代之间或同一世代不同虫期虫龄之间的时间间隔。虫态出现时间DB23/T 1755 的规定执行。 将预测结果填入附录C。 回归法 按DB23/T 1755 的规定执行。 将预测结果填入附录C。 有效积温法根据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当地近期平均气温预测值,预测下一虫态发生期。DB23/T 1755 的规定执行。 将预测结果填入附录C。 发生量预测 按DB23/T 1755 的规定执行。 将预测结果填入附录D。 发生范围预报 根据虫害发生地(林场、村屯)的林面积以营林措施为基础,提高林分质量,保护天敌资源,增加生物多样性,逐步实现自然控制;采取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的防治策略,以物理、生物等无公害防治措施为主,必要时采用化学防治,治早治小,控制暴发成灾。将林分作为一个整体,开展大面积防治时,应尽可能兼顾其它害虫的防治。做好虫情监测、调查和预报加强营林措施,保护和利用天敌,提升林分对种群的自然控制能力为主。随时掌握虫情动态,做好虫情监测、调查和预报应用化学药剂应急防。 防治措施营林措施避免营造纯林,现有纯林改造。具体技术GB/T 15776和GB/T 157的规定执行。NY/T 1276和DB23/T 1248的规定执行。 物理防控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