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2建设学习型社会.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探究2建设学习型社会要点

(3)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总之,建设学习型社会,就是要使每个人都能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智得到充分展示,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教材P59“探究问题1”] 根据上述材料,我们能否归纳出学习型社会的如下特点? 提示:能。根据教材中的三则材料可以归纳出学习型社会的三个特点: (1)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所,事事是学习之机。 (2)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3)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人们需要学会利用现代传播技术进行学习。 [教材P59“探究问题2”]  综合上述思考,让我们共同着眼于文化的传播、继承、交融、创新,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对于文化传承有什么意义。 提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要求从文化传播、继承、交融、创新等角度探讨建设学习型社会对于文化传承的意义,其实,就是要求同学们对本单元所学的全部内容进行一次重新整理和综合概括。建设“学习型社会”,可以促进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教育资源有机整合,有利于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 社会热点?命题透析 加强文化交流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4月8日,作为2014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开幕系列活动之一,“盛装华彩:中国—东盟服饰文化展暨品鉴盛典”在北京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幕。蔡武代表中国文化部和2014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中方组委会对各国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血脉相亲,相似的地理环境赋予我们相近的生活习惯,孕育出共通的文化审美。本次开幕展览将以动静结合的方式集中展示中国与东盟各国、各民族特色鲜明、丰富多元的服饰文化,展示中国与东盟传统服饰工艺的发展与现代设计的成就。 “盛装华彩:中国—东盟服饰文化展暨品鉴盛典”是2014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的重要展览活动之一,以“盛装”这一人生重要时刻的着装为切入点,集中展示中国与东盟各国服饰制度的特点,以及各国服饰文化的共性与特色、发展与成就。展览分静态展示和动态展示两部分:静态展示以盛装的“源”“流”“工”“艺”“情”为顺序进行叙述,展品包括中国及东盟各国博物馆收藏的盛装服饰精品、相关历史实物、影像及文献资料等;动态展示精选中国及东盟各国的盛装服饰经典进行走秀,展示各国人民不同时刻和节日庆典时的盛装。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及做法。 (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不同的地形,有地域文化的差异。就世界范围而言,有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分。就某一国家而言,如中国,则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3)文化多样性,可见诸多种多样的语言、深邃超世的宗教信仰、形形色色的礼仪禁忌、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绚丽多姿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鲜明独特的思想理论等方面。 (4)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5)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这就要求在文化交流中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1.斯瓦希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  ) 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 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选项B说法错误,对优秀传统文化要继承和发扬;“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等信息表明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D说法都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故答案选C。 答案: C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设“学习型社会” 调查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政府发力不可或缺,但只是外因;人人参与至关重要,乃是内因。提高自身科学素养,从阅读开始。阅读影响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塑造一个人的气质。 法国哲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