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规划_通往和谐社会之路.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共识规划_通往和谐社会之路

和谐城市规划——2007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共识规划——通往和谐社会之路 唐 勇 【摘要】 当前我国提出建构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在此目标的导向下,城市规划应该如何作为?如何起到和谐社会的建构作 用?本文认为和谐社会的根本在于人于人之间的和谐,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规划应该是基于人的自然权利,基于人与人之间平 等的交往理性,基于公众广泛参与的合作规划。惟有如此,方能化解社会冲突,达成共识,达到和谐发展的理想状态。 【关键词】 和谐社会社会冲突公共参与合作规划 1 导言:从“史上最牛的钉子户”谈起 2007 年 3 月间发生在重庆九龙坡区的“史上最牛的钉子户”拆迁事件,在举世瞩目当中最终获得圆满解决,但 这一事件已超越了一件普通的拆迁个案本身。政府、开发商、舆论媒体、社会民众和拆迁户在短短几十天内演绎了 一出宏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情景剧”:其中“公权与私权”、“公共利益与公民权利”、“政府、开发商与拆迁户”博 弈、互动、协商、妥协,直至最后达成共识,化解危机。九龙坡区政府也被称赞具有“较强的执政能力”和“成熟 的执政智慧”。65在皆大欢喜之中笔者注意到作为该地区旧城改造的法定依据的城市规划在这一事件之中的“不作为” 状态:既未体现出对拆迁户——这一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也未起到化解社会冲突的调协作用,反而成为开发商与 拆迁户之间谈判的障碍。66或许城市规划又一次被当作开发商的借口和工具,或许在编制规划时就未考虑被拆迁人 的意见。不管怎样,凭借政府公权力秉持公共利益为基本价值的城市规划部门,未能发挥调节利益预先化解冲突的 应尽职责,让这一事件恶化至一场公共危机,不管从经济上67还是从社会声誉都造成极大的损失,这不能不让规划 人反省和深思。 从根本上说,城市规划所涉及的是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在社会整体的层面上,其终极准则是公平和公正。(孙 施文,2006 )作为政府职能之一,城市规划应通过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维护公共利益,协 调人际关系,保护弱势群体,谋求公平和正义。(马武定,2005 )但“应然的城市规划”与“实然的城市规划”之间 总是存在不小的差距。长期以来,城市规划以指导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科学规划”的面目作用于社会之中, 规划专业者的社会和政治意识薄弱,对价值、意义层面的思考匮乏,在思想和工作方法上采取技术理性的态度,对 不同社会群体的现实利益视而不见,造成的结果是规划实践与规划价值的背离。(陈锋,2007)更加上少数规划管理部 门的官员借体制之弊,与开发商勾结,组成“规划腐败同盟”。68城市规划已不仅仅陷入“价值危机”,而且还濒临 “信任危机”。 城市规划法颁布实施了近 20 年,这期间我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的社会经济条件对于城 市规划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城市规划进行创新与变革。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与政治发展趋势,认为城 市规划工作方法必须变革,原来单方面的“统治型”的规划方法已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现实,应该改变为多方协商、 构建共识的“合作型”规划方法,提出“共识规划”——一种新的城市规划工作方法——是今后我国城市规划发展 的趋势,是建设和谐城市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2 共识规划的社会背景 2.1 多元社会中的利益冲突 2.1.1 利益分化,社会分层 28 年的改革开放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人们的就业方式、分 配方式、社会组织形式日趋多样化。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原来相对稳定的、单一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经过 一系列的分化、组合和震荡之后,呈现出差异性、多样性、失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以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共同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城乡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化水平从 2000 年的 36 %上升到2006 年的 43.9 %,城镇人口从4.59 亿增加到5.77 亿。(建设部,2007 )社会阶层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出现了等新的社会阶层;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我国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 69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维护方式,人 65 参见张悦:“那十五天发生了什么?”南方周末.2007.4.12 66 在相关新闻报道当中都提到一个细节:按照城市改造的规划方案,没有考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