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PLS的数据传输网络.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MPLS的数据传输网络

基于MPLS的数据传输网络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徐名海 d0207@njupt.edu.cn 提 纲 数据传输网络的发展与演进 MPLS技术 MPLS域的传输资源控制 基于MPLS的VPN 基于G-MPLS的光路提供 基于T-MPLS的分组传送技术 数据传输网络的发展与演进 电信业的发展态势 传输网发展历史回顾 骨干传送网的发展与演进 城域网从电路传送向分组传送演进 分组传送网络全景 分组传送网的引入策略 电信业的发展态势 全球电信业发展三大主题:创新、融合、转型 业务应用的IP化 网络技术的分组化 移动网络IP化 传输网发展历史回顾 基于PDH的TDM电路业务:PDH设备业务接口侧2Mbit/s(1.5Mbit/s) SDH:改善同步性能,灵活业务颗粒 DWDM:波分复用,提高传送网容量;WDM(点到点),SDH(联网) MSTP:改善用户接口,将不同业务通过VC级联等映射至SDH时隙 OADM(ROADM):多业务的接口适应/多业务的内核适应 骨干传送网的发展与演进 IP承载网的特性与需求 骨干传送网面临的挑战 融合承载网的下一代骨干传送网 IP承载网的特性 多业务的电信级承载网,替代PSTN、FR、DDN、IPVPN、Internet 包括现有业务,能针对未来的电信增值业务快速提供解决方案 不同于Internet,不同于传统电信网络 IP承载网的需求 边缘化单层的MAC、VLAN和IP,增加隔离和端到端特性的标签技术及嵌套技术,如MPLS、TMPLS、PBT、MAC in MAC/PBB、Q in Q 保证扩展能力和管理特性 骨干:集中复杂、昂贵的路有交换功能; 外围:静态配置的端到端IP管道方式 降低网络成本 严格的QoS分级 保证网络性能 骨干传送网面临的挑战 承载业务IP化导致传送网结构、功能发生变化,SDH为传送TDM业务设计,对于基于分组化的业务,存在业务指配处理复杂、带宽效率低、成本高、网络扩展性差等缺点 IP业务向大颗粒化发展,155Mbit/s,2.5Gbit/s,10Gbit/s 数据承载网业务类型的增多和业务量发展要求传送网可根据业务类型提供差异化安全保障,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 网络规模扩大导致OAM更加复杂 从IP over SDH向IP over WDM演进时各层功能的重新定位 IP over SDH over WDM 下层的WDM完成复用和传送;SDH组建环网,完成端到端电路调度、子网管理和保护,不能适应大颗粒的交叉调度 采用静态电路配置,有新增电路或调整电路需求,需对全网资源进行调整和增补 上层IP/MPLS自身固有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非电信级缺陷 IP over WDM 原本由SDH完成的组网、端到端电路监控管理和保护功能将主要由WDM层面承担 WDM层逐渐由点到点WDM系统向光传送网络OTN/ROADM组网方向演进 OTN是一个基于多波长的传送网络,是SDH网络结构从电路向波长的升级 OTN将加载GMPLS智能控制平面 融合承载网的下一代骨干传送网架构 城域网从电路传送向分组传送演进 路由器/交换机技术 数据业务的电路型传送 PTN 城域分组传送技术 分组传送的演进路径及各阶段的关键特性 路由器/交换机技术 现有R/S的STP快速收敛、快速路由收敛和MPLS快速重路由能力支持有待进一步提高 将TSR扩展到城域网或边缘接入网时,网络复杂、成本高 目前路由器的可靠性仅为99.9% 〉〉 “ 5个9” “双归属”和“MESH”组网方式占用大量路由器端口 IP业务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对网络的智能性提出更高要求 数据业务的电路型传送 使用TDM技术来应付数据业务量的爆炸式增长 为与路由器等数据网络设备相连,SDH / MSTP配备以太网业务端口,底层SDH面向电路基于TDM 当以太网端口无业务量时,链路空闲,带宽浪费 以太网业务在SDH上的映射效率非常低,1G-〉2.5G MSTP改善用户接口侧,内核侧仍是电路结构 PTN PTN:面向连接的网络技术,其核心思想是面向分组的通用交叉技术 继承MSTP网络在多业务、高可靠、高质量、可管理和时钟等方面的优势 具备以太网的低成本和统计复用 城域分组传送技术 基于电信级以太网的分组传送:现有的以太网技术还缺乏OAM能力、流量管理能力和可扩展性 基于T-MPLS的分组传送:(ITU-T SG15)单独的带外控制平面+基于T-MPLS的数据平面 分组传送网络全景 骨干传送层:带宽需求大,OTN/ASON 城域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