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习报告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习报告 转变教学理念 提升教学能力 --------黄兰粉学习报告 1月21日至1月27日,我院一行25人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师资教学能力培训班”的学习,期间,听取了许英、Heinz、陈融(翻译)三位专家关于教学理念、教学三角理论、互动教学方法等知识的讲解与实践,并结合自身的专业课程制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完成了一个单元教学活动的说课。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颇多,现整理如下: 一、学习的收获----转变、思考 学习的第一天,许老师就确定了我们学习的总目标,即:学习结束后,学员转变教学理念,重新确定教师的地位、功能和角色,系统学会以学生为中心的各种互动教学方法,并结合各自的专业课程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完成一个单元课程教学活动的备课方案,同时提高系统思维能力、说服力、演讲能力和教学掌控能力。 一开始我认为已经参加了几次精品课程建设的我应该已经达到了这个目标或者说已经针对自己的课程实施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方法,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自己距离目标越远,越来越觉得自己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差距大。 首先,从教学目标的确定上说,培训班的目标看上去和我们平时确定的教学目标差别不大,但是却更符合“SMART”原则,而我们的教学目标大多用“掌握”、“理解”、“了解”这样的字眼来表述,实际上,学生拿到学习目标后,不知道“掌握”、“理解”、“了解”的程度究竟如何界定,我们教师也不知道学生是否“掌握”、“理解”、“了解”了应知应会的知识,教学监督部门更是无法量化和考核、评价,致使我们的学习目标基本达不到“SMART”原则。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许英、Heinz两位专家把很多互动教学方法都应用在其中,让我们的学习既不单调也不枯燥,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就转变了教学理念。而我自习回想了一下我的精品课程---《环境监测》(自己还觉得做的比较成功的一门课程),在现有的条件下,学生的参与率也最多只达到了80%,还是有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不起来;互动教学的章节也只有50%,这让我不得不思考自己认为已经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否还停留在自己的表演阶段。 另外,学习过程中我们每位老师都实际参与了每一个项目,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也相当高,达到了以前不曾有的沟通、交流、协调的效果。沟通、交流、协调这些能力也是我们应该培养的能力,而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呢?我在教学过程中曾经进行过多次按小组教学的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不得不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分组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最后,也是把交流能力不强的学生和交流能力强的学生分到一组,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几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这样,往往是学习能力强的得到的锻炼和学习,不爱学习的仍然是不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那么他们的能力有如何锻炼得了呢? 我观念上的转变和思考不仅上述几点,可以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都在思考,也都在转变,许老师制定的学习目标是达到了,下一步我该如何实现我的教学目标呢? 二、学习的延续---思考、应用 有人说,很多东西学会了会忘,而用以后才能真的变为自己的。有了上述学习过程的转变和思考,我开始思考如何将其应用于教学过程和省示范、国家骨干建设中。 (一)关于《钛冶金技术》课程建设的思考和应用 从上海一回来,我就开始着手自己负责了《钛冶金技术》课程建设。 首先按照“教学三角理论”把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意义序化,并思考在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我需要提供什么样的资料给学生、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平台给我们…… 整合了教学内容后,我按照“SMART”原则把每个任务的学习目标整理了一遍,这个过程中我思考如何让我的教学目标明确、可衡量、可达到,思考如何衡量自己和学生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按照这个思路,制定下一步需要做的“课程标准”、“教师工作页”、“学生工作页”,准备学习资料…… (二)关于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的思考和应用 起初,关于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我只是以完成学院任务和建设任务的态度去思考,去做计划。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德国的职业标准,也明白了要高质量的完成教学过程,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标准。这个标准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指导性文件。如果我们的目标和指导性文件都不合适,那么我们培养高质量的和职业岗位对接的人才又从何谈起呢?于是我认为,我们的专业建设应该从收集冶金行业的国家标准、攀钢各相关企业的企业标准、岗位标准,从进行现场的调研开始,要请现场的专家全程参与,要进行专业的岗位群分析,要不断根据岗位需要进行更新,只有这样才能作为我们的目标和指导性文件,才能更有助于我们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