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田园诗与边塞诗
边塞诗派 表现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西北边疆奇异壮丽的景色。在写胜利的喜悦及失败的痛苦时,也反映了战争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产生了许多优秀杰出的诗篇。这个流派后来被称为“边塞诗派”。 边塞诗主导特征是壮美,阳刚之美。境界阔大,气势雄伟,景物奇丽,情调激昂,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壮健的生命力,体现了当时高扬的民族精神。 1.“闺怨”和“征人怨”: 抒写了征人夫妻分离的哀怨情绪,如高适的“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燕歌行》) 2.边塞风光的描写: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有的是写战争中的小景,如王昌龄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从军行》),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和张仆射塞下曲》之二)对西北荒漠中边城的描写,都是风景诗中的压卷之作。 3.歌颂抵抗异族侵略战争,描写边防将士的英雄气概,鼓励他们建功立业,是边塞诗的最重要的主题,王昌龄的《从军行》和《出塞》,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之句,歌颂了边防将士的英勇精神。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李白的《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一)高适 高适在梁宋时期,虽然生活贫困,作风却非常豪侠浪漫。《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类诗,和他的边塞诗一样,也为当时和后代人所传诵。 他的诗歌风格雄厚浑朴,笔势豪健。殷番《河岳英灵集》说他的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 1.创作特点:边塞诗多作于蓟北之行和入河西幕府期间,是据诗人亲临边塞的实际生活体验写成,除七言歌行外,在表现形式上多采用长篇咏怀式的五言古诗,将个人的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糅为一体,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是慷慨昂扬的。 从创作方法上看,高适诗平实沉著,为典型的现实笔墨;高适总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生活,像平面镜一样去观照,而不像三梭镜那样去折射。高适总是按客观事物固有的风貌、生活本身的逻辑,真实地反映它。简括地说,就是:实写,写实。 2.《燕歌行》分析: 代表作,表达的思想感情极复杂,既有对男儿自当横行天下的英雄气概的表彰,也有对战争给征人家庭带来痛苦的深切同情;一方面是对战士浴血奋战而忘我的崇高精神的颂扬,另一方面则是对将领帐前歌舞作乐的不满。并不以文采华丽见长,而是纵横顿宕、以沉雄气质和浑厚骨力取胜。 诗的思想内容很丰富、复杂、深刻:1、歌颂爱国将士英勇抗敌,艰苦征战;2、谴责边防失策、将帅无能,致使战争旷日持久;写军中苦乐不均,令战士心寒,讽刺将帅骄奢,不恤士卒;3、同情将士们在艰苦的战争中的思乡之情。诗中有对比,有批评,有怨愤,有讽刺,有歌颂,有同情。涉及受战争牵连的各方面人物:天子、将军、士兵、思妇、敌人。表达了诗人对这场战争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足以代表盛唐士人对战争的普遍态度,因而被誉为盛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二)岑参 岑参(715—770) 岑参(715—770),南阳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以后曾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十载回长安。十三载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乱后,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他的诗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可以看出他两次出塞都是颇有雄心壮志的。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的诗题材很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兆、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象殷番《河岳英灵集》所称道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暮秋山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诗句,都是诗意造奇的例子。杜甫也说“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陂行》),所谓“好奇”,就是爱好新奇事物。 自出塞以后,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里,在鞍马风尘的战斗生活里,他的诗境空前开扩了,爱好新奇事物的特点在他的创作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主要风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