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市级优秀.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市级优秀要点

6、臣之妻私臣 古:偏爱。今:自私 7、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国君身边的近臣。今:方位名词或表示范围的副词“大概”。 古:没有谁;没有什么。今:不,不要 邹忌修八尺有余 (古:长,原文指身高。今:改正) 8、明日徐公来 古:第二天。今:明天,今天的下一天。 9、朝服衣冠 古:穿戴。今:衣服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2,倒装句 忌不自信。(宾语“自”前置,正常语序为“忌不信自”)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与城北徐公”后置,正常语序为“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语句可调整为“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欲有求于我。(状语“于我”后置,正常语序为“欲于我有求”) 谤讥于市朝。(状语“于市朝”后置,正常语序为“于市朝谤讥”) 3,省略句 与坐谈 [省略主语“邹忌”和介词“与”的宾语“之”(代客人),(邹忌)与(之)坐谈。与坐谈,介宾。之,代词宾语 ] 4,被动句 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一字多义 之 1、齐国之美丽者也(的) 2、问之(代词,他) 3、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 4、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取消句子独立性) 5、孰视之(代词,指徐公) 6、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 7、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 8、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 9、臣之妻私臣(的) 10、王之蔽甚矣(不翻译) 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 12、数月之后(不译)13、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面这件事) 朝 1、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朝 2、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见 3、于是入朝见威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4、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早晨 (zhāo) 于 1、欲有求于我也;臣 2、客欲有求于臣(向) 3、能谤讥于市朝(在) 4、皆以美于徐公(比) 美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认为……美) 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漂亮,好看。这里的意思是俊美。) 探究交流 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2、针对邹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异同?试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说明不同在哪里? 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 相同点:赞扬邹忌比徐公美; 不同点:妻子用反问句式热情赞扬邹忌,反映了妻的偏爱;妾在家中的地位卑微,因为怕,回答比较敷衍;客因为他的主要目的是有事相求,所以回答用了一个陈述句,比妾的反问句,语气更轻。 3、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 4、“王曰‘善’。”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达作用。 探究交流 (1)宫中的嫔妃和侍从偏爱齐王。 (2)朝中的大臣害怕齐王。 (3)全国的人都有求于齐王。 一是说明邹忌艺术的进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说明齐威王善于纳谏 6、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7、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远不如”,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结合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探究交流 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或齐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 对人对己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善于思考,有反思的习惯与自省的能力;观察事情要深入细致。(结合文意略) 1、本文邹忌是怎样设喻说理的? 2、 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成功? ①邹忌巧妙设喻,委婉劝谏,使齐王从中受到启发后明白了事理,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劝谏。 ②齐威王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 邹忌抓住私事与国事之间的相似点,拿私事去比国事,说明了“私”、“畏”、“有求”可以导致听话人受蒙,所以不能轻信奉承话的道理。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讲的是什么故事? (韩愈上《论佛骨表》反对供奉佛骨,触怒唐宪宗,从刑部侍郎被贬为潮州刺史)。 其实,历史上此类事件屡见不鲜:司马迁、屈原…… 怎样才能使劝谏奏效? 一要看君王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 邹 忌 。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齐策》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其体例为国别体,由西汉刘向编订,反映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全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共12策。 《战国策》简介 资料链接 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著有《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