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律同源词与古代汉语复习.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律、同源词、复习(一) 中文系 一、诗律的平仄 1、律句平仄的基本格式 律句的平仄的基本格式有四种,五言诗的基本格式是: 甲式:△△/――/△(仄起仄收式) 乙式:――/△△/―(平起平收式) 丙式:――/―△/△(平起仄收式) 丁式:△△/△―/―(仄起平收式) (要求,能类推整首平仄) 规律: (1)一句之中平仄相间; (2)一联之中平仄相对; (3)两联之间平仄相粘; (4)押韵句末字为平声,非押韵句末字为仄声。 (1)犯孤平 “犯孤平”是指“――△△―”或“△△――△△―”式变成了“△―△△―”或“△△△―△△―”式。这种形式除韵脚字为平声外,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其余都成了仄声字,平仄声失去平衡,故叫做“犯孤平”。 (2)三平调 “三平调”是指“△△△――”或“――△△△――”式变成了“△△―――”或“――△△―――”这种形式,最后三字都用了平声字。 “三平调”是诗家的大忌,要极力避免。 由以上情况可以看出,乙式中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不能由平声换为仄声字,否则就会“犯孤平”。丁式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的仄声不能换为平声字,否则就会出现三平调。所以在使用“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种说法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两种例外的情况。 (1)甲式句的拗救(对句相救) 甲式句的格式为△△――△。甲式句的第四字如果用了仄声字,对句第三字改用平声字,其格式是: △△――△, △△―△△, ――△△―。 ―――△―。 杜甫《蜀相》 映阶碧草自春色, △―△△△―△ 隔叶黄鹂空好音。 △△―――△― 司空曙《喜外弟卢编见宿》 以我独沈久, △△△ ―△ 愧君相见频。 △― ― △― 李商隐《落花》 高阁客竟去, ―△△△△ 小园花乱飞。 △――△― 温庭筠《送人东游》 荒戍落荒叶, ―△△―△ 浩然离故关。 △――△―? 贺知章《回乡偶书》 儿童相见不相识, ―――△△―△ 笑问客从何处来。 △△△――△― B.某词本无某义,只因读音与另一词相同,故借另一词的意义相对。例如: 事直皇天在, 归迟白发生。 刘长卿《新安奉送》 马娇珠汗落, 胡舞白题斜。 杜甫《秦州杂诗》 六、词调、词牌、词谱 1、词调: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 2、词牌:是各种词调的名称。 3、词谱:词牌的句式、平仄、韵律的模式。 二、同源词 本来是同一语源,后来又分化成若干意义相关而不完全相同的一些词,互为同源词。 1、读音相通 2、意义相关 3、字形资料相证 三、复习 一、填空题(15分,每空1分) 二、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三、名词解释(10分,每个2分) 四、解释划线的词(25分,每个词1分) 五、标点并翻译下面一段文字(30分。标点10分;翻译20分。) 六、为下面一首诗划出平仄,说明该诗是否是律诗,为什么?如果是律诗,有拗救要指出(平声用“—”表示,仄声用“|”表示,10分)。 分析: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这是一首古体诗。因为从平仄上看,第一联失对,第一、二联失粘,第三句出现三仄尾,第四句出现三平调;从对仗上看,中间两联都未形成对仗。这都是格律诗所不允许的,因而是一首古体诗。 这是一首格律诗,因为其用韵、对仗和平仄都符合格律诗的基本要求。 其用韵、对仗、平仄(包括有无拗救和失粘失对之处)如下: 用韵:首句入韵,用庚韵。第一、二、四、六、八句用韵,韵脚分别是“明、清、声、成、惊”,这些字都是“平水韵”中的庚韵字。 此诗符合格律诗的“对”和“粘”的规则,无失粘失对之处,其不合平仄的“人”、“翠”、“红”等字,都处在可平可仄的位置上。有一处拗救,即“谁家教鹦鹉”一句,其中第三字本该用平声字,这里用了仄声字“教(jiào)”拗,然后将本该用仄声的第四字用了平声字“鹦”救。 复习(2)第六单元 音韵 1、 音韵学上的“古音”实际上指的是 音,即 时期的语音,以 为代表。“今音”指的是 音,即 时期的语音,以 为代表。 2、我国最早的一部韵书是三国时 编著的《 》;隋代陆法言在各家韵书的影响下,编著了《 》;1008年,宋代陈彭年等人奉诏编修《 》,简称《 》,一共有 韵,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官修的韵书;元代学者 不泥古而重时音,根据北曲用韵,著《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