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和“狼”共舞药小心.docx.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孩和“狼”共舞药小心.docx

网址: HYPERLINK  第  PAGE 2 页,共  NUMPAGES 2 页 小孩与“狼”共舞药小心 对给孩子用药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剂量:剂量不足会收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易产生抗药性,而剂量过大又会增加不良反应甚至使孩子中毒。 在药物的吸收和体内循环及排泄诸方面,儿童通常要较成人为快。加之不同年龄其组织器官的发育分化程度不同,儿童体内的生化反应与成人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剂量问题更应引起父母注意。例如,小儿对吗啡就很敏感,故3岁前的孩子忌用。此外,在应用酸性、碱性及利尿药等药品时,孩子较之成人也更易出现中毒或其他不良反应。但是,孩子对催眠药、强心甙、磺胺药、抗生素、抗痉药、激素等的耐受性则较成人大。 在考虑剂量时,还应考虑给???途径不同,剂量也应有所调整。例如,肛门给药,用药剂量往往是口服给药的2倍;皮下注射可为口服给药的1/2,若是静脉给药,用量还可酌减。 有些家长求愈心切,以为只要给孩子多吃一点,孩子就会好得快,结果加大剂量导致中毒。孩子用药剂量常是按年龄或公斤体重来计算的,如孩子发育差,较之同龄儿瘦小许多,用量应酌减;若孩子身高体重都明显超过同龄儿,可由医生决定适当增加用药量。 不仅治疗药要严格掌握剂量,一些“保健药”也不能滥用。有的家长给孩子长期大量服用鱼肝油,结果造成蓄积中毒。 2.用药时间:由于药物在体内代谢的情况不同,所以用药的时间也有差异。例如,有的药品要求4小时一次,如果超过4小时再用药,体内的有效浓度会下降,治疗将无保证。特别是应用一些抗生素时,体内有效浓度下降还会给病原微生物喘息时机,易使疾病反复或让微生物产生抗药性。有些药是不需连续服用的,多只用一次或二次,如止痛剂等。有些药物应空腹服如打虫药;有些药物饭前服,如苦味健胃药;有的药物睡前服如镇静药;有的药物饭后服如对胃有刺激的药等等。 3.贵重药或新药并不一定就是好药:孩子生病,父母自然会心急如焚,不少家长在孩子生病后,都希望医生给孩子开些“好药”。一位家长带孩子看病后,一划价,看没多少钱,便折回来求医生换些好的。医生说,阿苯退烧不错。他却说,才这点钱,肯定不是好的。医生无奈,只好给他换了进口退烧药和克比奇,这位家长才算放心地带孩子回家。其实,治疗效果与价钱是不成正比的,便宜而对症就是好药,贵若不对症,或即使对症也未必就比便宜药强。 新药等于好药的想法也是不确切的:从安全有效角度看,老药是经过了长期考验证实确有疗效的,而其不良反应,人们也知道得一清二楚。对于新药,医生多并不熟悉其性质,对其不良反应也知之不多。例如,当年四环素族抗生素问世时,因其抗菌谱广,疗效明显,在儿科被广泛使用,直到数年后,大街上许多漂亮女孩一张口纷纷露出满口灰牙时,四环素才在儿科停用。 4.不要常吃小药:不少家长喜欢给孩子吃“小药”。所谓小药,通常是牛黄镇惊丸、抱龙丸、回春丹、至宝锭之类的儿科。父母给孩子用小药的原因是认为小药安全,可以防病。但实际上,这些药其性多峻烈。有苦寒之剂芩连;有“香窜”的冰麝;有定神智的朱砂等等。所以,古代医生就指出:“牙儿嫩小不耐伤,汤丸莫妄尝”。 5.不要给孩子“进补”:现在许多家长都喜欢给孩子买各种“保健药”、“补剂”,例如多种制剂、微量元素制剂;“脑黄金”、“助长乐”甚至参、茸龟等等。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补品”就是,“补药”服用不当会使孩子出现不耐受的表现,如流鼻血等。有的孩子长期服用锌制剂,导致缺铁性;有的孩子服用“补品”出现性早熟;有的孩子大量使用“脑黄金”后引起凝血障碍……年轻的父母应引以为鉴。 6.给药方式:给孩子用药还要注意给药方式。口服是最经常的给药方法,如孩子没消化道不适和其他影响孩子口服的因素,能口服就应该口服。如口服不便可考虑肛门给药或注射。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生病要打针才能好得快,这是不确切的。注射不仅疼痛,还增加了感染机会。所以,采用什么方式给药应由医生按孩子情况决定。 有些口服药如肠溶衣、控释片等是不能压碎后再给孩子服的,用药时需注意。含片如咽下就不会有相应效果;糖浆应该摇匀后服等等。 7.不要自行用药:大多数家庭都备有一些常用药品,小伤小病用起来方便。但是,当孩子患病后,有些家长在没有搞明孩子患了什么病的情况下,仅根据自己对药物的一知半解的知识自行给孩子用药。这是很危险的。除了会引起不良反应外???还会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此外,家庭自备药品还存在失效、存放不当等因素。 8.不要“要求”医生开药:医生用药是要根据孩子病情选用的,但一些家长却常常拿从广告上学来的知识要求医生给孩子开药。有时医生只好妥协,按家长的意思给孩子开药,其治疗效果就可能会打折扣。更多的时候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