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版本目录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版本目录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pdf

对版本目录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作者: 袁庆述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湖南,长沙,410006 刊名: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CHANGSHA INSRITUTE OF ELECTRIC POWER(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2003,18(1) 被引用次数: 0次 相似文献(9条) 1.期刊论文 聂家昱 四类稀见期刊版本考证 -图书馆杂志2001,20(9) 对期刊是否有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本及巾箱本进行了研究.并为著述未见提及的包背装提供了实证. 2.期刊论文 陆华.LU Hua 关于《宋本广韵》版本几个问题的探讨 -河池学院学报2008,28(4) 宋本广韵·永本韵镜合刊影印本弁语对于广韵的版本论述精当,但仍有些许尚需补充之处,内容涉及:广韵巾箱本的来历,广韵何本为最 善.焦点集中在广韵的巾箱本和巨宋本之上.经过两种版本韵目的比较和上平声一卷的比勘之后,笔者认为二者当为同时代的两个善本,可兹互校,不可 偏废其一. 3.期刊论文 包云志 《随园诗话》有关《红楼梦》一段话及其版本考释-明清小说研究2003,(3) 由新发现的袁枚致李宪乔手札考定随园诗话的初刊年代,通过对随园诗话巾箱本与壬子本的比勘及有关文献资料的考证,认定巾箱本之出早于壬 子本,指出袁枚确曾说过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的话,也确曾把明义的诗说成雪芹赠云,但后来改正了. 4.期刊论文 沙虹.Sha Hong 巾箱本与清代文言小说的传播 -图书馆2008,(6) 巾箱本始于南齐,盛于南宋,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版本.由于它体积较小,携带方便,自南宋起就成为士子科场作弊的工具,因此历来不受重视.到 了清朝,巾箱本因统治者的喜好而风行一时,其中又以巾箱本刊刻的文言小说数量为最多.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证实巾箱本在清代文言小说传播的过 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于今也有借鉴意义. 5.期刊论文 沙虹 巾箱本与清代文言小说的传播 -文史杂志2008,(6) 巾箱本是指古书中版面和体积较小的版本,一般相当于现代50开或64开以下开本的图书.北堂书钞卷一百三十五引汉武内传日:帝又见王母巾箱 中,有一卷小书,盛以紫锦之囊.异苑卷四云:晋孝武太元末,帝每闻手巾箱中有鼓吹鼙角之音.于是请僧斋会……是岁帝崩,天下大乱,晋室自此而衰 .可见,巾箱应是放置手巾的小箱子. 6.期刊论文 卞东波.Bian Dongbo 以《唐宋千家联珠诗格》补宋诗人小传 -文献2006,(1) 宋元之际遗民于济、蔡正孙编集的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下简称诗格)二十卷,融诗格、选本及评点等多种批评方式于一体,是一部研究宋元之际诗 学发展的重要文献①.该书选取唐宋诗人1000余首七言绝句,分为300余格,每一首诗都有蔡正孙本人的评释.此书元代以后在中国本土失传②,但在日、韩 两国流传不替,据日人山本信有新刻唐宋联珠诗格序称此书有爱日楼所藏元刻本、绿阴茶寮朝鲜本、平安翻刻元版本、朝鲜版翻刻本、活字本、正德 本、巾箱本、别版巾箱本③,现存最早的版本为朝鲜的古刻本. 7.期刊论文 豁然 《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异文研究》一书出版-敦煌研究2008,(4) 敦煌文献是中华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其中,许多儒家经典如春秋经传集解写本(残卷)多抄写于南北朝时期,早于传世本数百年,幸免于唐、宋人 的传抄改易之误.较之阮刻十三经注疏本、四部丛刊景印巾箱本等传世版本,敦煌写本儒家经典中有许多不同的字、词.这些字、词,历来争议颇多,难 有定论,从而妨碍人们对经典的正确理解. 8.期刊论文 李兆华 《四元玉鉴》何刻本考-中国科技史料2002,23(1) 在朱世杰《四元玉鉴》三卷(1303年)版本递变的过程中,何元锡(1766-1829年)刻本是一个重要的版本.该本流传极少,近人以为失传.文章以史料记载 和戴煦(1805-1860年)四元玉鉴细草(1844年)为据,考得《四元玉鉴》3卷李迪藏本是何刻本.李迪藏本为一巾箱本,前有阮元撰朱世杰传一篇,且与戴 煦过录之何刻本误文相同.凡此诸点均与何刻本之特征相符. 9.期刊论文 杜海军.DU Hai-jun 《元刊杂剧三十种》的刻本性质及戏曲史意义-艺术百家2010,26(1)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我国现存的唯一元人刊刻的元杂剧作品集,是一多种有特色刻本的组合体,对于研究元杂剧发展史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或云其为 建本,但其刻板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