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模块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模块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模块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诗经?国风》收录了周南、召南、卫、郑、齐、魏、唐、秦、陈、曹等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由此可知,周朝控制的主要区域位于 A.黄河中下游 B.长江中游 C. 巴蜀地区 D.关中地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理解类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调用相关史实加以分析理解的能力。材料中列举了西周时期的《诗经》收录的民歌所在地区,依据这些地区,可以看出当时周朝主要控制地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故A项符合题意;B项材料中未提及,错误;巴蜀地区后来秦统一后才归属,故C项错误;D项也不合题意,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分封制和郡县制下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不同 (1)分封制下王室无权干涉地方政权内部事务;王室无权干涉地方政权首长的废立;地方政权不向王室交纳赋税。 (2)郡县制下地方完全服从中央,依据中央政令行政;地方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地方赋税必须上缴中央。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1)孔子思想在春秋时期未受到重视,既不能满足争霸战争的需要又不能顺应激烈的社会变革。 (2)后经历代改造,儒学独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孔子学说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小农经济的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的基本生产模式。 ③生产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④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经营和难以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 (1)从周至唐: ①坊、市分置,商业活动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②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③唐朝商业城市有所发展,唐朝后期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 (2)宋代以后: ①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空间限制,城镇兴起和发展,农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 ②打破了时间、经营范围的限制,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如出现了夜市、晓市、鱼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③明清时期,由于商业活动的发达,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减弱。 9、下图是学者辛向阳综合考虑“社会稳定”“经济业绩”“科技进步”“思想发展”和“疆域变化”等因素绘成的《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以下对①、②、③、④ 各朝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疆域广阔 B.②—科技落后、经济发展、疆域广阔 C.③—社会动荡、思想停滞、科技落后 D.④—社会稳定、经济停滞、思想活跃 【答案】A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发展 【名师点睛】宋代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在经济发展上,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原来坊市界限分明,在宋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出现了夜市和草市;流通领域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思想上,宋明理学使儒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更加注重人的内心的修养;在科技上,出现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用于航海等。 10、下列选项与结论之间理解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宋代著名清官包拯任御史时,认为宋仁宗有一项任命不合适,反复进谏,宋仁宗最终接纳了他的意见,收回成命 包拯性格强势,宋仁宗性格懦弱 B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述了市民经济生活状况 北宋崛起一种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C 朱熹“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朱熹之“理”指的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D 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 宋朝时对外贸易的根本目的是传播文化 【答案】B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北宋商品经济 11、有人认为我国古代某一朝代的皇帝“身兼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与这一结论相关的是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B.汉朝的中外朝制度 C.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理解类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调用相关史实加以分析理解的能力。材料中的皇帝“身兼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说明此时的皇帝兼职了原先宰相大臣的职能,依据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