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4秋《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答案.doc

大工14秋《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答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工14秋《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答案

大工14秋《土木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答案 姓 名: 院校学号: 201309696376 学习中心: 陕西咸阳奥鹏学习中心1[20]. 层 次: 专升本 (高起专或专升本) 专 业:土木工程 实验一:混凝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和成型养护方法,掌握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定方法。通过检验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掌握有关强度的评定方法。 二、配合比信息: 1.基本设计指标 (1)设计强度等级 (2)设计砼坍落度 30-50mm 2.原材料 (1)水泥:种类 复合硅酸盐水泥 强度等级 C30 (2)砂子:种类 河沙 细度模数 2.6 (3)石子:种类 碎石 粒 级 5-31.5mm (4)水: 洁净的淡水或蒸馏水 3.配合比:(kg/m3) 三、实验内容: 第1部分: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价 1、实验仪器、设备: 电子秤、量筒、坍落度筒、拌铲、小铲、捣棒(直径 16mm、长600mm,端部呈半球形的捣棒)、拌合板、金属底板等。 2、实验数据及结果 第2部分: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 1、实验仪器、设备:力试验机(测量精度为±1%,时间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压力试验机控制面板、标准养护室(温度20℃±2℃,相对湿度不低于95%。) 2、实验数据及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答:满足设计要求。实验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30—50mm,而此次实验结果中塌落度为40mm,符合要求;捣棒在已塌落的拌合物锥体侧面轻轻敲打,锥体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塌落度筒提起后仅有少量稀浆从底部析出表示保水性良好。 (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因31.7与38.4的差值大于38.4的15%,因此把最大值最小值一并舍除,取38.4 满足设计要求。 实验二: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分析梁的破坏特征,根据梁的裂缝开展判断梁的破坏形态;荷载下应变片的应变值分析应变沿截面高度是否成线性;4 、测定梁开隔墙有耳荷 载和破坏荷载,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二、实验基本信息: 1.基本设计指标 (1)简支梁的截面尺寸 150mm*200mm (2)简支梁的截面配筋(正截面) 2φ8、2HRB335 14 2.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2)钢筋强度等级 HRB335 三、实验内容: 第1部分:实验中每级荷载下记录的数据 注:起裂荷载为裂缝开始出现裂缝时所加荷载的数值。 第2部分:每级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值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根据试验梁材料的实测强度及几何尺寸,计算得到该梁正截面能承受最大荷载为90.2kN,与实验实测值相比相差多少? 取 45smm h0=200-45=155mm,M=1.0×14.3×150×155×0.55×(1-0.5 ×0.55) =132.574KN·m 破坏荷载为138.3KN,因此实测值略大于计算值。 实验三:静定桁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杆件应力—应变关系与桁架的受力特点。2.对桁架节点位移、支座沉降和杆件内力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处理分析,掌握静力非破坏实验实验基本过程。3.结合实验桁架,对桁架工作性能作出分析与评定。 二、实验数据记录: 桁架数据表格 三、实验内容: 第1部分:记录试验微应变值和下弦杆百分表的读数,并完成表格 第2部分:记录试验微应变值和下弦杆百分表的读数,并完成表格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 将第一部分中内力结果与桁架理论值对比,分析其误差产生的原因? 约束的情况受实验影响较大,并非都为理想的铰接点,因此部分结点可以传递弯矩,而实际的桁架轴线也未必都通过铰的中心,且荷载和支座反力的作用位置也可能有所偏差,所以实际的内力值要与理论值有误差。 2. 通过试验总结出桁架上、下弦杆与腹杆受力特点,若将实验桁架腹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