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衣服中的“无价之宝”博物馆服饰文物欣赏.doc
衣服中的“无价之宝”博物馆服饰文物欣赏
对任何一家博物馆来说,都不能缺少“镇馆之宝”,那是博物馆的灵魂所在。对普通人来说,这些“镇馆之宝”颇具神秘色彩,有着莫大的吸引力。这些宝贝,在国内独一无二,在国际上也都具有极高的声望,让人不禁赞叹历史之奇妙。《华人世界》杂志带您走近这些无价之宝,让您在欣赏美的同时,感受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本期我们为您介绍镇馆之宝中一个很特别的分类――服饰类国宝。纺织品文物都含有蛋白质,在氧气中自然老化,不容易长久保存。出土的纺织品由于受地下水、盐碱、人体腐烂物等的影响,损毁程度更比传世品要严重得多。而本期介绍的这几件国宝,虽历经千年,但整体保存完好,除丝织物颜色有些泛黄外,其花色、纹路清晰可辨,精美绝伦。
世界上最轻薄的衣服――素纱?衣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缭绫》中写道:“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霜。”咏诵这诗句,以为诗中那缥缈如雾般轻盈,晶莹如水般剔透缭绫的描写不过是诗人的艺术夸张。直至闻名于世的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墓中大量丝织品,特别是两件素纱?衣的出土,证实了诗人的描写并非凭想象夸张而作,而是据实形象化的描写。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两件素纱?衣,一件重48克,另一件重49克,不足一两。如重48克的衣,长1.6米,两袖通长1.95米,腰宽0.48米,如果除去领口和袖口较厚重的缘边,重量仅半两多。素纱?衣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一件衣服,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出于二千多年前的汉墓,不能不令人惊叹!这件纱衣应属于辛追。辛追生活在22个世纪之前的汉代,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死于公元前186年,享年50岁。
这件素纱?衣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中,衣用纱料制成。纱,是我国古代丝绸中出现得最早的一种,它是由单经单纬丝交织而成的一种方孔平纹织物,密度稀疏,孔眼充满织物的表面,因而质地轻薄,古人形容“轻纱薄如空”、“举之若无”。
素纱?衣轻薄而透明,如何穿着呢?《诗经?郑风?丰》:“衣锦衣,裳锦裳。”在色彩艳丽的锦袍外面罩上一层轻薄透明的单衣,使锦衣纹饰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不仅增强了衣饰的层次感,更衬托出锦衣的华美与尊贵。有着轻柔和飘逸质感的纱衣,穿在女子身上,迎风而立,徐步而行,飘然若飞,极现女性的柔美。
人们对于素纱?衣价值的理解一般只在于它的轻薄。省博物馆专家介绍,素纱?衣更重要价值在于印证了古籍上所记载的汉朝发达的丝绸制作工艺。
2000多年前,只有中国掌握了丝绸的制作技术,丝绸之路由此兴盛。但是当时的丝绸水平究竟发达到何种地步,一直只是古书上记载的“薄如蝉翼”,缺乏实证。马王堆出土的包括素纱?衣在内的100多件精致的丝绸制品,成为最好的证据。它反映了当时高超的织造工艺技术,为国内所仅有,它是西汉纱织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汉的骄傲。
湖南省博物馆曾委托一研究所复制这件总重49克的素纱?衣。但该研究所复制出来的第一件素纱?衣的重量超过80克。后来,专家们为复制宝衣,不仅找到了当年制此衣所用的蚕种――三眠蚕,还为此生产了和西汉时期一样的绿色饲料。此过程竟然整整用了20年时间!但尽管如此,复制品的重量比马王堆素纱?衣原品还重了0.5克。但是这个确实已经达到了极致。
穿越千年的神秘织锦――“五星出东方”护膊(汉晋)
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座东汉末至魏晋时期的双人合葬墓中清理出土了一件文字织锦,彩锦色泽华丽,珍奇罕见,引人瞩目。
8号墓开棺时,在场的人们鸦雀无声,紧张地闭住呼吸,瞪大眼睛。当时沉积在木棺中的沙土忽隐忽现地掩盖着遗物,其中一小片蓝色的织锦格外醒目,当一点一点地将这块织锦翻开时,不仅逐渐显露出鲜艳的色彩,还看到在蓝底上用白色织出的汉文“中国”,紧接着陆续看到“东方”、“五星”等字,最后完整的文字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五星”锦是一长方形圆角绢缘缀带的护膊用的面锦,长16.5厘米,宽11.2厘米,为五重平纹经锦,风格别致,气势雄伟。
“五星”锦的设计思想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强烈影响,反映出了特殊的蕴含。古代“五星”指现代天文学中的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古人发现了它们在太阳系内相对位置不变,并用它们时隐时现的变化来占验人间的吉凶祸福。古代的“中国”与今天的中国概念不同,中国观念中视天下为一家,夏商周时期,“夏有万邦”即承认了黄河中游这个不确定的中心。秦汉统一后,中原文化广泛传播,纳入“中国”地理、文化概念中的地域扩大。“中国”作为地理位置称谓延续了很久。尼雅遗址是汉晋时期,这里的“中国”是指中原地区无疑。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主要表达汉晋时期天象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