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地理学院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doc

东北师范地理学院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北师范地理学院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篇一:舟溪综合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舟溪综合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12年6月9日 小组成员:卢娥、潘登武、林金正、黄源、陈孝功、王照 实习目的: (1)认知地理现象。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野外典型地理现象的直接观测、认知、描述和对比分析,获得基本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加深室内教学中基本地理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时空观念。 (2)熟练掌握一些野外地理工作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地质罗盘、地质图、地形图和野外记录薄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地质剖面的野外定点、产状测量和描述记录等工作技能,以及初步掌握一些常见岩石类型的野外识别方法;掌握宏观地貌的考察与描述方法,以及河流地貌的对比观测与分析;掌握土壤完整剖面的开挖与观测描述方法,样品采集以及室内处理与测试分析;掌握植物调查方法和标本采集标准,以及标本鉴定与分析。 (3)培养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学习生活作风和科学精神,锻炼意志,增强体质,适应野外地理工作环境。 (4)了解人与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关系,增进人文和社会意识,增强地理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 舟溪地理概况 凯里市舟溪镇位于贵州省东南部,距凯里市中心19km,地处北纬26°24′32″~26°31′35″,东经107°49′38″~107°59′39″,东临三棵树镇,南接雷山望丰乡,西抵丹赛县南皋乡和麻江县下司镇,北与鸭塘镇相接,方圆115 km2(如图1-1)。全镇人口2.3万人,耕地面积9321.14亩,林地面积4338.6公顷,森林覆盖率34%。区域位于云贵高原和东南丘陵的过度地带,地势大致从西北向东南山体逐步增高,海拔410~1320m,地形以山地为主。再约河与舟溪河从镇中心两边穿过,交汇后注入清水江。本区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雨日多,时空分布不均,降雨集中在5-7月,为阵性降水,暴雨多,强度大,占年降水量75%以上;11-4月降水量明显减少,仅占年降水量的5%以下。该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年年均气温13.6~16.2℃,最高气温37℃, 最低气温零下4-7℃,年均日照1255h,年均降水量1140~1290mm,无霜期282d。 图1-1 研究区域区位图 1.1舟溪实习基地的典型地理现象 岩溶与非岩溶区域是两套具有明显不同的地质基底,其小区域地质构与造地层岩性也各异。实习区内大体以南西—北东向的龙井街断层为界主要分为东南非岩溶区和西北岩溶区两块基础地质背景(图2)。分布的主要地层有: 东南非岩溶区主要分布地层为:前震旦系(Pt)、震旦系(Z); 西北岩溶地层区主要分布地层为:奥陶系(O)、志留系(S)、泥盆系(D)和二叠系(P)等。 区内再约河与舟溪河汇集于舟溪镇中,注入清水江。两条支流皆分别流经龙井街断层线。非岩溶区以变余砂岩为主,构造运动上升形成了众多的“V”形沟谷地貌,两岸冲沟发育,呈树枝状分布。区域土壤发育较好,植被长势茂盛。岩溶区发育于可溶性岩石地段,区内以灰岩为主,岩石普遍出露地表,土壤呈间断性分布。区内峰林地貌分布广泛,由于人为影响较深,地表植被人为破坏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溶沟发育较好,有成群的石芽地貌分布。 不同地质背景下,其发育的土壤类型与肥力、植被类型与覆盖度皆出现明显差异,是导致生态环境系统分异主要原因,形成两套不同的生境。经过野外调查和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发现:①非岩溶区域土壤质地较岩溶区域粘重;②样区的土壤均偏酸性,而非岩溶区域的酸性更强于岩溶区;③岩溶区域土壤含水量比非岩溶地区低;④区域有机质含量均较低,而非岩溶区域的有机质含量普遍高于岩溶区域;⑤非岩溶区域的水解性氮和速效钾都比岩溶区域高,但速效磷的含量则正好相反;⑥岩溶区域土壤肥力低于非岩溶区域;⑦非岩溶区域的物种更为多样化,但植物数目则相反;⑧岩溶区的生态群落比较简单,稳定性较差,而在非岩溶区域乔、灌、草三个层次非常明显,生态群落复杂多样,生态稳定性良好;⑨非岩溶区的植被多样性较岩溶区高,种类之间个体分配的均匀性较岩溶区高,群落物种数量分布较岩溶区均匀,但岩溶区的优势种地位突出;⑩两样方的植物相似性系数为21%,表明两区域的植被差异比较大。 2. 舟溪区域地质背景 研究区处于扬子准台地与华南褶皱带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的过渡带,在贵州的东南部华南早古生代褶皱带内。区内出露晚元古宙下江群、古生代二叠系、中生代中侏罗系及新生代第四系等地层,其中二叠系与下江群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侏罗系与二叠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扬子准地台经历了武陵、雪峰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等多次构造运动,华南褶皱带从武陵构造阶段早期的大洋地壳,经武陵构造阶段晚期和雪峰加里东构造阶段的过渡性地壳,到早古生代末的广西运动发生基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