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要点.doc

定稿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要点.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定稿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要点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第1课?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 2、?任务:推翻沙皇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结果:推翻了沙皇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5、?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二、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4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国,受到广大工人和士兵的欢迎。政治上: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 6、思考 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启示?? 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而俄国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可见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灵活运用,故我们在学习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知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 ? 第2课?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经济:实行新经济政策? ①原因: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②时间与领导人:1921年,列宁? ③内容?: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④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注意: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苏联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的政治经济体制(1)积极作用: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国防实力也大大加强,为以后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打下了基础。因此,在一定历史阶段对苏联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 (2)存在严重弊端 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经济发展粗放,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因此,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四、补充:俄国名称的变化:1917年二月革命前──沙俄;1917年十月革命后至1922年──苏俄;1922至1991年──苏联;1991年后──俄罗斯。3.主宰会议的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和·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主要内容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根据和约规定,1920年1月成立了国际联盟,被英法操纵。结果:协约国与战败国签署的《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二、对亚太地区的“安排”——华盛顿会议1.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矛盾尖锐,日美之间矛盾尤为激烈。2.时间:1921—1922年。3.参加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九国代表参加,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4.主要内容(1)《四国公约》和《五国条约》。(2)《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便利了美国在华侵略势力的扩大,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5.评价: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会议签订的《四国公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构成:巴黎和会上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在世界的统治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新秩序,但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背景:希特勒上台后,大肆扩军备战,公开吞并奥地利,却没受到国际社会的有效抵抗和制裁,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又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英法希望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时太平。1939年3月,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英法宣而不战,坐视波兰亡国。1940年4、5月间,西欧和北欧溃败;6月法国投降。英国遭到德军空袭,邱吉尔带领英国人民顽强抗拒,但损失惨重。败亡原因:绥靖政策的影响、战术思想陈旧、各自为战。扩大(1)标志: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2)主要战役:莫斯科战役,德军在二战中遭到第一次大失败。进一步扩大(1)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12.7)。(2)概况: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第二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