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综合题精要.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中考综合题精要

枣阳市2016年中考适应性考试 语 文 试 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字格中。2分) 深沉赤烈的情感,荡气回长的赞歌。 “赤”改为“炽”;“长”改为“肠”。(改正确一个字0.5分,书写1分,共2分)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清晨,驻足雄伟壮丽的东津大桥,谛(dì)听桥下涛涛江水,目睹鳞次栉比的住宅小区,我不禁想起那一首曾风靡(mǐ )一时的老歌---《涛声依旧》。是呀,涛声依旧,可襄阳已换新颜!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 )(2分) A.山东失效疫苗事件发生后,疫苗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B.枣阳家电下乡活动展示了各种款式的家电,真让农民朋友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志趣不专一】 C.第四季“中国好声音”歌手张磊以一首《年少如风》技惊四座,令人叹为观止。【形容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D.中国人民对日本篡改教科书,美化侵略中国这件事,真的是义愤填膺。【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2分) A.时隔8年后,襄阳城区全面恢复“禁鞭令”,即由原来的“限放”改为“全面禁放”。 B.《叶问3》这部电影对我很熟悉,因为C.《西游记》以其丰富的想象和离奇的情节,深受文学爱好者和青少年朋友的喜爱。通过举办,使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飞速发展中的中国。 ①漫溯人生的河流,我们看到了伟大的生命歌唱者,他们在人生的磨难中笑傲红尘,坚忍不拔。 ②我们无法忘怀这些生命的歌唱者,在我们低落、惆怅、失意的时候,耳畔总能传来一曲曲天籁,激励与鞭策着我们前行。 ③左丘失明,却有《国语》存世;司马迁遭受腐刑,《史记》却传诵千古。 ④生命如一条河流,唯有经历过惊涛骇浪才能更显辉煌。 ⑤虽然水波不兴也是一种美,但波涛汹涌更能让人刻骨铭心。 A.④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② C.④⑤①③② D.①④⑤③② 6.读过《水浒》中“智取生辰纲”“拳打镇关西”的故事后,同学们用对联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这一名著的理解与感悟,请把下面这副对联补写完整。(2分) 上联:智吴用斗杨志只因替天行道?????????? 下联:侠鲁达除郑屠全为除暴安良【除恶扬善、惩恶扬善】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①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②古代士子常以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自况,来表明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③读下面语句,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A.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行路难》;B.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破阵子》;C.杜牧的慨叹落在那一截残戟《赤壁》;D.苏轼的志向托付给如月满弓《江城子》;E.西子湖的春色有那迷眼乱花《钱塘湖春行》;F.王湾的乡愁只有捎给北归的大雁《次北固山下》。 A. B. C. D. E. F. A直挂云帆济沧海;B醉里挑灯看剑;C折戟沉沙铁未销;D会挽雕弓如满月;E乱花渐欲迷人眼;F归雁洛阳边。(每空1分,共8分。每错、多、漏一字均扣1分,扣完为止。)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情境对话。(2分) 6路公交车经过路口快进站时,一位老爷爷带着放学的孙女在路口猛拍车门,要求上车。司机为安全起见,示意他们到站台。没想到爷爷上车后便对司机破口大骂。 假如你是那位小孙女,你将怎样对爷爷说? 示例:爷爷,车没进站,拦路敲门上车是很危险的。您是长辈,应该给我们做好榜样啊,怎么能骂人呢!(意对即可,2分) 9.带着中华五千年的辉煌历史,迈着浩浩荡荡的步伐向我们奔腾而来。下边是一副对联,但上联的次序打乱了,请重新排列。(填序号)(2分) 上联:下联:汉江严重污染保护汉江迫在眉睫40分) (一)诗词赏析。(4分)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尾联借“白发”、“ 不胜簪”的苍老之容,表现出诗人内心?忧国、伤时、思家、悲己。(答到两点即可)?的思想情感。(2分) 11.有人评论说,诗首联既然写春日之景,那“城春草木深”中的“深”换为“盛”则更好。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看法。(2分) 不赞同(1分)。“深”写出虽已经春天了,城内却杂草丛生,借此来表现出国破的凄凉。“盛”字突出的是春日草木葱绿,生机盎然,与诗意不符(意对即可,)。(共2分) (二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