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读八佾第三精要.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解读八佾第三精要

论语解读 八佾篇第三 编讲 刘泽之 ? 【本篇引语】《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很不好懂,因为涉及很多春秋时候的礼制,当今社会早已不用,不知道了。 孔子认为,要治理国家,首先就要认识这个国家,就要了解当时社会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春秋末年最大的社会问题是什么?“非礼”。什么叫“非礼”? ? ?我们知道,“礼”就是用一些祭品来祭拜神灵,是一种形式,把这种形式展开来,就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的特定的礼仪形式、规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最能代表儒家的“礼”,孔子一生最重视的就是礼。而春秋末年出现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状况,孔子针对种情况进行了批判,这就是《八佾》的核心。 ? ?再者,解释下“八佾”先。“佾”与“仪”同音,如今在孔庙中拿羽毛,在祭孔典礼中所舞蹈的叫八佾之舞。八佾是八个人一排,共有八排;诸侯之邦,六人一排叫六佾。诸侯之下的大夫——大臣之家,用四人一排,共四排,叫四佾。这是固定的形式,周朝的礼乐、衣冠、文物等,都有周详规定。 【原文】?3·1 孔子谓季氏(1),“八佾(2)舞于庭,是可忍(3),孰不可忍也!”? 【注释】?(1)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2)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3)可忍:可以忍心。一说可以容忍。? 【参考译文】?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 ?【解读】孔子时代,鲁国有三家权臣,(所谓权门,而且不是普通的权门,是可以动摇政权的权门。)这三大家是孟孙、仲孙、季孙,鲁国的整个政权都由他们操纵,国君都拿他们没办法,鲁国当时的国君就那么可怜。季氏按周制,只能欣赏四人一排的舞蹈,却摆出八人一排的舞,完全没把国王甚至周天子放在眼里。 ? ?【解读】“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世学者们解释是:孔老夫子听了这件事,大发脾气,握着拳头,敲响了桌子,厉声斥责道:假如这件事我们都能忍耐下去,容许他去干,那么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他季某去做呢?假如真是后儒所解释的一样,那么《学而》篇当中:“温、良、恭、俭、让”形容孔子的五个字里的“温”字,要用红笔打×了,孔子的修养就不行了。 ? ?【解读】我们知道,孔子是有先知之能的。其实季氏的动向,孔子早已看出来了,所以有人告诉他季氏八佾舞于庭,孔子并没有发脾气,而是告诫人:这要注意!季家的野心不小,像这样的事情,季家都忍心做了,还有什么事情他不忍心去做呢?叛变、造反,他都会干的。(事实上鲁国就毁灭在季氏手上) 不但如此,那时社会变乱得很厉害,正如现在所讲的文化堕落。现在再看: 【原文】?3·2 三家(1)者以《雍》彻(2)。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3),奚取于三家之堂(4)?”? 【注释】?(1)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2)《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3)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相,助。维,语助词,无意义。辟公,指诸侯。穆穆:庄严肃穆。?(4)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参考译文】?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这篇诗。孔子说:“(《雍》诗上这两句)‘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样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 ? ?【解读】周礼规定,天子祭祀宗庙完毕,唱《雍》这首歌来撤去祭品。《雍》就出自《周颂》。就是天子所用的国乐。“彻”一说撤宴撤席,一说祭祀完毕撤除祭品。“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是《雍》诗中的两句。“相”指祭祀时相助的人,“辟公”指诸侯,“穆”就是庄严敬穆的意思。在祭祀的时候,天子主祭,非常敬穆庄严,旁边是助祭的诸侯。 ? ?【解读】“奚取于三家之堂”,“奚”就是何,“堂”是祭祖的庙堂,意思是《雍》这支音乐是天子祭祀用的,怎么能用在三家大夫的祭祀活动中呢? 季孙氏用六十四个人奏乐跳舞,是非礼,三家大夫用《雍》来做祭祀的结尾,也是非礼。 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开始变坏,是由有权势的人所引导的。所以孔子非常感伤。 【原文】?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①如礼何:“如…何”是古代常用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 【参考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解读】 孔子一生是讲礼乐的,主张用礼乐来治天下。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那么礼拿来做什么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之心的话,又拿音乐来做什么呢?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