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粘度异常.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浆粘度异常

血浆粘度异常 ?全血粘高的高低与血浆蛋白浓度有很大关系,许多血浆蛋白异常的疾病都可以表现出明显的高粘滞症状,如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先天性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某些胶原性疾病等。由于血浆中蛋白含量的异常升高,血浆粘度异常使血浆粘度明显升高,进而使血液粘度升高。另外,血浆粘度异常血浆蛋白的增加也可以导致红细胞的聚集,特别在低切变率时更为明显,从而造成全血粘度的升高。原发性或继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白血病、烧伤、严重脱水、高原环境、长期缺氧等都可造成红细胞数量的明显增多,从而导致血液粘度升高。我们曾观察到飞行员的血液粘度和红细胞数量增高的现象。镰状细胞贫血症、异常血红蛋白症、球形细胞增多症等常可导致红细胞流变特性的恶化,如红细胞内粘度升高、聚集性增加、膜的稳定性和流动性下降,使得血液在流动时阻力加大,红细胞更易受到破坏六种疾病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观 【作者】?张丽萍?徐南图?张汉京?杜绍兴?沙立人?刘士勤 【机构】?邮电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北京100032 【摘要】?本文对 1017例六种疾病[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和陈旧性心肌梗塞)、 高血压、脑血管病(包括脑动脉硬化、脑梗塞)、糖尿病、尿毒症、重度单纯性肥胖儿 童〕患者进行了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两项指标观察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血 浆粘度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多同时出现,即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是直线关系,二者有明显相关性。并且提示,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是血液流变 学等检测方法中重要的指标。作为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尿毒症等疾病早期诊断, 判定预后和指导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液流变学检查? 血粘度? 红细胞电泳时间? 血沉?? 纤维蛋白原 血液流变学是通过八项指标来反映出血液的浓稠性,粘滞性,血浆粘滞性,血细胞聚集性和血细胞的凝固性。它们既是独立的指标,又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怎样来看一张血流变学检查报告单的结果呢?下面叙述一下各指标的原理和意义。? (1)反映血液浓稠性 红细胞压积:它反映血液中血细胞与血浆间的比例。? 意义:红细胞压积增高,则表示血液浓而粘,除脑血管病外还见于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压积降低,则表示血液较薄,全血粘度也相应下降,意味着机体有失血或贫血。? (2)反映血液粘滞性、粘度是流动性的倒数,即粘度愈大,流动性愈差;粘度愈小,流动性愈好。? 全血粘度:全血粘度受红细胞压积的改变而改变,一般来说红细胞压积高的,全血粘度高。? 意义:全血粘度增高提示血细胞压积或血浆粘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或弹性差,血管壁硬化毛糙。它的增高常见于下列疾病,如脑血管病、红细胞增多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脉管炎、肺心病、结缔组织疾病活动期,链状血红蛋白症、白血病等。? 全血还原粘度 反映了单位血细胞压积而产生增比粘度的能力。? 意义:同全血粘度。? 血浆粘度 反映体内生物大分子(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血脂)对血细胞粘度的影响。? 意义:增高,除脑血管病外主要见于巨球蛋白血症,白血病。其他意义同全血粘度。? (3)反映血细胞的聚集性,红细胞电泳时间:时间愈短、则表明红细胞表面电荷多,红细胞间愈处于分散,聚集性减少;反之,若时间愈长,反映其表面电荷愈少,则红细胞愈趋向聚集,使红细胞之间互成串状、堆状、使全血粘度增大。? 意义:电泳时间延长常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髓病、红斑狼疮、高脂血症等。? 血沉:与血浆比重,粘度,红细胞间聚集力有关。? 血沉方程K值:因血沉受到血球压积的依赖性较大,血球压积高者,血沉多正常,血球压积低者,多为血沉快。故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排除血球压积影响的血沉K值。? (4)血液凝固性 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血浆粘度增加,呈正比关系。血液凝固时,纤维蛋白原聚合成纤维蛋白聚合物,在纤维蛋白内部之间有“搭桥”现象。在动脉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血浆粘度   血浆粘度是反映血液粘滞程度的又一重要指标。影响血浆粘度的因素有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白蛋白、脂类和血糖等。   [临床意义]   血浆粘度越高,全血粘度也越高。临床血浆粘度增高可见于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一些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巨球蛋白血症等。   红细胞压积   [临床意义]   红细胞压积增高:见于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的正常人,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后有大量创面渗出液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时可高达80%左右。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系体内氧供应不足引起的代偿反应,如新生儿,高山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患等。   红细胞压积降低:见于正常孕妇、各种贫血患者以及应用干扰素、青霉素、吲哚美辛、维生素A等药物。 血浆粘度 [参考值] 男:1.60~1.80 女:1.65~1.95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遗传性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