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审美主体.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审美主体

第一节 什么是审美主体 一 、审美主体的特点   第一,审美主体具有鲜明的感性特点,审美主体是感性观照的主体。   第二,审美主体是情感丰富的人,审美主体是情感活动的主体。   第三,审美主体具有能动自由性,审美主体是自由的主体。 二、审美主体的结构及其层次性 (一)审美主体的结构 (二)审美主体结构的层次性 生理层次 心理层次 社会文化层次 第二节 审美主体的标准和能力 知识目标 掌握审美主体的审美标准。 掌握审美主体的能力要求。 能力目标 能根据审美主体的审美标准和能力要求,不断提升自我审美能力。 一 、审美主体的审美标准 美学理论 第三单元 审美主体 第二单元 审美主体 第一节 什么是审美主体 第二节 审美主体的标准和能力 知识目标 掌握审美主体的特征。 掌握审美主体的层次性和结构。 能力目标 能根据审美主体的特征分析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作用。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材。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1.同是一棵古松,为什么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态度? 2.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发挥怎样的作用?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如何理解“情人眼里出西施”? 桑塔耶那所说:“人体是一部机器,凭借某些生活机能组合在一起,机能一中止,它便要解体。有些机能,像血液的循环,组织的新陈代谢,乍看起来是不觉得的。然而,这些基本过程有什么重要的紊乱,都会立刻在意识上引起巨大的、痛苦的变化。” 《荀子》: “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庄子》:“瞽者无以与观乎文章,聋者无以与钟鼓之声。” 1.早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便对审美主体进行了分析探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需要哪些基本要求? 二、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 审美感知力 审美想象力 审美理解力 杜夫海纳所说:“一般知觉一旦达到表象,就总想进行智力活动,它所寻求的是关于对象的某种真理,这就可能引起实践,它还围绕对象,在把对象与其他对象联系起来的种种关系中去寻求真理。而审美知觉寻求的是属于对象的真理,在感性中被直接给予的真理。”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