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药一电子版.pdf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如意执业药师辅导 QQ2194287952;QQ 交流群 369389353;保过班群 436403247 第一章 中药与方剂 第01 讲 中药与方剂(一) 第一节 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载药 365 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 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 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 730 种。在各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初步确立了 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 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 850 种。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简称《证类本草》,为宋代本草代表作。 作者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 为明代本草代表作。作者李时珍。该书不仅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对 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六)《本草纲目拾遗》 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 作者赵学敏,载药921种,其中新增716种,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 (七)《中华本草》 为当代本草代表作。前 30卷为中药,收载药物8980 味,后 4 卷为民族药,包括藏 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该书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2000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 历年考点 最佳选择题 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是 A.《开宝本草》 B.《嘉祐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 E.《本草拾遗》 『正确答案』C 我国第一部药典性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新修本草》 1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如意执业药师辅导 QQ2194287952;QQ 交流群 369389353;保过班群 436403247 D.《本草经集注》 E.《神农本草经》 『正确答案』C 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 一、概述 中药性状,以药物为观察对象,是药物内在特质的外在表现。中药性能则是以人体 为观察对象,是药物的内在特质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四气 (一)含义 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四气之外,还有平性,是指药物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二)确定依据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发生的反应概括而来,与所疗疾病的寒热性 质相反。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 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三)所示作用 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即表示 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 (五)阴阳属性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六)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药。 2.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 3.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 4.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当分别治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