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生帮我学习新课标
学生帮我学习新课标
―一道立体几何题的教学反思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 董海涛
刚学习完立体几何第二册(下B),面对教材中习题9.8的第4题: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求直线DA1与AC的距离。我皱起了眉头:高考中已经对这类异面直线求距离问题不作要求了,习题中怎么还出现?把这道题删去算了。
教学过程:
上课了,我非常权威地告诉学生:这道题超出了学习要求,不做了。话音刚落,就有了一片反对声:这才有挑战性啊,试试吧?看来硬堵是不行了,我只好试探性地问:“大家有信心吗?”,听到下面小公鸡般骄傲的回答,我只好放弃原来准备的上课内容,让学生小组内讨论,然后汇报研究结果。
参与了小组讨论,我才意识到我差点毁掉了一个优秀的探究学习载体,十分钟后,有的小组举手要求汇报成果:
学生1:我们小组的想法是:因为正方体的体对角线BD1与AC、DA1都垂直,所以DA1、AC的公垂线必与BD1平行。取AD的中点E,连结D1E、BE,分别交D A1、AC于G、H,连结BD1
易证EG:GD1=EH:HB=1:2
∴GH∥BD1,GH=BD1
∵BD1⊥AC,BD1⊥D A1
∴GH即为异面直线DA1与AC的公垂线段,且GH=。
教师点评:该组同学分析得有理有据,反映了同学们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找出与BD1平行且与AC、DA1都相交的GH是关键,AD的中点E的选取,是画龙点睛之笔。
学生2:我们小组的想法是:将AC(或DA1)放入平面α内,同时保证DA1(或AC)∥α,这样,将所求问题转化为直线AC(或DA1)上一点到平面α的距离。连结A1C1、DC1,求点C到
平面A1DC1的距离,建立如图所示的坐
标系,易求得平面A1DC1的一个
法向量={1,1,-1} ∴d=
教师点评:该组同学很好地领悟了教材的说明――“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等于其中一条直线(a))。
老师点评:灵活运用三棱锥的“等体积转化法”,是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的巧妙方法,这里要注意“二次转化”中顶点选取的灵活性。
学生4:我们小组是把AC、DA1分别放入两个平行平面内,然后求平行平面的距离。连结DC1、A1C1、AB1、CB1,连结BD1,
易证BD1⊥平面ACB1,BD1⊥平面DA1C1。
∵BE=D1F= ∴EF=
教师点评:此解法与学生2、学生3所在小组的解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说明了即使向量进入立体几何,综合推理仍然是解立体几何不可或缺的手段,其作用不能削弱。
学生5:我们小组是根据定义,利用向量求出了公垂线段的长,具体做法是:设EF为公垂线段,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点E在DA1上,F在AC上,∴λ,u
∴E(λ,0,λ) F(1-u,u,0)
∴(1-u-λ,u,- λ)
由=0 , =0,得λ=,u=
∴||=
老师点评:向量集数与形于一身,向量解题既有数的严谨又有形的直观,将空间的位置关系和数量计算演绎得完美无缺,向量方法是研究几何的一种有效且强大的工具。
学生6:我们小组也是运用向量法,我们求出了点C在平面DAIC1内的射影O的坐标。要求点O的位置,只要根据“点O在平面DA1C1内,OC⊥平面DAIC1即可”。由点O在平面DA1C1内,可得λ+u=(λ,u, λ+u) ∴O(λ,u, λ+u) ∴=(-λ,1-u,-λ-u)
由·=0,·=0
∴2λ+u=0 2u+λ=1∴λ=-,u=
∴O(-,,) ∴||=
(下面有学生提醒,不需求O点坐标,直接代入求||即可。)
教师点评:我已无法可说,只能说“向量可岁”,(同学们哄堂大笑)
学生7:我们小组是回归到“距离”的定义。在DAI上任取一点E,过点E作EO⊥DA于O,过点O作OF⊥AC于F,连接EF,则EF的最小值即为所求。过点E作EG⊥AA1于G,设A1G=x,
则EO=GA=1-x,OF=AO=
∴EF2=(1-x)2+=
∴EF的最小值是,即异面直线DA1与AC的距离为。
教师点评:回归定义,一个多么朴素的思想,却孕育了一个优美的解法,实现了数与形的“真沟通”,让我们再次领略了数学的内在有机联系。
此时,下课铃响了,我还没来得及总结,看来这节课要拖堂了,忽然一个学生迟迟疑疑地举于要发言;我示意他站起来说。
学生8:我想平面内有“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空间中也应该有“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根据直线方程,我猜想平面方程:Ax+Bx+Cz+D=0,根据图2,利用D(0,0,0),A1(1,0,1),C1(0,1,1)可求出平面DA1C1的方程:x+y-z=0。由“点到直线的距离方式”猜想“点C到平面DA1C1的距离公式”
d== =
不知这样计算对不对?结果是不是巧合?
该同学的发言,使下课铃声带来一丝骚动的教室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我还没来得及点评,强大多数学生已用不容置疑的口吻附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六章煤层气钻井完井工艺技术.ppt VIP
- WI-PM-004ALL100烧录器操作规范.doc VIP
- 2025年国企审计部内部招聘试题.pdf VIP
- 文稿传输otn原理及设备介绍.pptx VIP
- BS EN 50600-2-2-2019 信息技术.数据中心设施和基础设施.第2-2部分:供电和配电.pdf VIP
- 中医护理方案2017解读.pptx VIP
- 标准图集-08CJ17快速软帘卷门 透明分节门 滑升门 卷帘门.pdf VIP
- 驭胜s350及电路图n351第三阶段2013-11-13分动器.pdf VIP
- 2025年安全生产考试题库(林业行业安全规范)试题集.docx VIP
-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培训学习资料.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