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doc

优化探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化探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

(2013年中山模拟)海洋环境与人类息息相关,结合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在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海域,陆续发现了北极熊的尸体。调查显示,北极熊的数量正在下降。 材料二 夏威夷群岛是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的旅游胜地,其旅游和制糖产业直接收入情况见图甲。 材料三 有关DDT在食物链中的富集情况见图乙。(注:DDT为20世纪人类普遍使用的一种农药) 1.造成北极熊死亡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受海豹群攻击受伤所致 B.患了严重传染病 C.长途游泳觅食,找不到大块浮冰休息而被淹死 D.遭遇突发暴风雪和严寒 2.根据图甲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地饮食习惯改变,吃糖减少 B.制糖业废水污染海洋,影响旅游业 C.气候变化影响当地的甘蔗生长 D.旅游业和制糖业之间没有关系 3.根据图乙,分析其发展过程和危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食物链使得污染物在生物体内不断富集 B.一级消费者体内DDT的含量比三级消费者高 C.任其发展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D.对人类的生存、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解析:第1题,气候变暖,北极地区极冰日益融化,北极熊可能因长途游泳觅食,找不到大块浮冰休息而被淹死。第2题,制糖业会产生环境污染,而旅游业需要优美的环境,因此制糖业会影响旅游业。第3题,由于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富集,消费级别越高,体内DDT的含量越高。三级消费者体内DDT的含量比一级消费者高。 答案:1.C 2.B 3.B 读某地秸秆利用示意图,回答4~5题。 4.秸秆有四种不同的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四种利用方式中,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4题,丁对资源的利用更充分,又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故综合效益最好。第5题,乙表示人类燃烧秸秆作为能源,这样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 答案:4.D 5.B 6.下图是中国主要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森林破坏严重”、“河流污染严重”、“酸雨”、“土地荒漠化”、“臭氧层耗损”五大环境问题中,图中A地区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C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2)简述图中A地区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3)图中B地区环境问题的危害有哪些? (4)试分析C地区的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图中A地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要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入手分析。B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环境问题主要是过度砍伐森林造成的水土流失,其造成的危害需从整个长江流域进行考虑。C地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破坏会影响地球生物的生存。 答案:(1)土地荒漠化 臭氧层耗损 (2)自然原因: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脆弱;人为原因:过度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和垦荒。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牧。 (3)过度砍伐森林,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长江生态环境恶化。 (4)过量的紫外线使大量低等生物遭受灭顶之灾,从而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过量紫外线还会使生物免疫力下降,从而影响青藏高原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 一、选择题 读2006~2007年北京a、b、c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各月污染指数变化情况示意图(图中大气污染的浓度越高,污染指数越大,则空气的质量越差),回答1~2题。 1.如果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主要是下列选项的四种,则据图判断其首要污染物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 2.下列关于这种污染物成为不少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 B.城市汽车数量猛增,尾气排放缺乏标准或不达标 C.发达国家把污染转嫁于发展中国家 D.近年来工程建筑较多,工地扬起大量的扬尘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a污染最严重,并且主要发生在春季,故可能为可吸入颗粒物。第2题,可吸入颗粒污染主要与城市周边地区土地荒漠化,城市建筑工地多,汽车尾气排放多有关,与发达国家把污染转嫁于发展中国家关系不大。 答案:1.D 2.C (2013年马鞍山质检)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气象局联合下达了关于对47个重点城市开展空气质量日报的文件,空气质量与预报必测参数暂定为二氧化硫(SO2)日均浓度值、二氧化氮(NO2)日均浓度值和可入肺颗粒物(PM2.5)日均浓度值。PM2.5是指空气中粒径小于或者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表是我国南方某城市3月2~5日PM2.5监测数据,根据材料回答3~4题。 3.根据表中所给资料,分析正确的是(  ) ①PM2.5最高值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