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汇报范例.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辊板带连铸的复合钢板研究 汇报人 薄带连铸技术是冶金及材料研究领域内的一项前沿技术,它的出现为钢铁工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它改变了传统冶金工业中薄型钢材的生产。采用薄带连铸技术,将连续铸造、轧制、甚至热处理等串为一体,使生产的薄带坯稍经冷轧就一次性形成工业成品,省略和简化了生产工序,缩短了生产周期,设备投资也相减少,产品成本显著降低,并且薄带品质不亚于传统工艺。此外,利用薄带连铸技术的快速凝固效应,还可以生产出难以轧制的材料以及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 目前对双辊薄带连铸技术主要集中在铸机及工艺研究、薄带的组织和性能研究以及数学模型建立和应用研究三个方面。 同径双辊薄带铸轧机示意图 水口计算 水口直径应根据连铸机在最大拉速时所需的钢水流量来确定 不锈钢侧单位长度钢坯重量: 半断面×钢液密度=0.254×0.005÷2×7.93=0.006043t/m Q=1.046m/s×3600s/h×0.006043t/m=22.77t/h 隔板 位置与形状: 居中位置尽量靠下 以减小钢液混合区 体积 建立熔池热流耦合计算模型,通过对熔池耦合场的数学模拟同时得到其凝固过程中所形成的坯壳。 双辊薄带连铸示意图 在模型建立之前所做的一些基本假设: 铸轧过程稳定,金属液视为不可压缩New-ton流体; 带钢/铸辊之间无相对滑动; 带钢与铸辊接触良好,二者间的接触热阻忽略不计; 简化弯月面的真实物理形态熔池液面不波动,视为平面; 铸辊不发生塑性变形且匀速转动; 未考虑保护渣对结晶器顶端钢液面的传热和流动的影响; 不计钢液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变形; Q235计算所用参数如下表所示 铸辊半径 250mm 密度 7400kg/m3 带厚 6mm 比热 比热曲线 接触角 45° 导热系数 导热曲线 铸轧速度 0.1046m/s 液相线温度 1514℃ 浇注温度 1530℃ 固相线温度 1435℃ 粘度系数 5.9kg/m·s 凝固潜热 270000J/kg sus304计算所用参数如下表所示 铸辊半径 250mm 密度 7930kg/m3 带厚 6mm 比热 比热曲线 接触角 45° 导热系数 导热曲线 铸轧速度 0.1046m/s 液相线温度 1453℃ 浇注温度 1470℃ 固相线温度 1400℃ 粘度系数 5.9kg/m·s 凝固潜热 270000J/kg 依据上述参数建立的几何模型 划分网格 均布水口 边界条件 水口:流速=0.0654m/s 出口:自由出口outflow 辊面:转速4r/min 半径250mm热流密度曲线由udf功能嵌入模型 出辊面:空气对流换热 侧封:无传热位置固定 液面:平面无波动热流密度为0 隔板:位置固定热流密度为零 Sus热流密度4100000 Sus热流密度5000000 Sus热流密度6000000 流场 Q235热流密度4200000 Q235热流密度5000000 Q235热流密度5100000 上倾水口 水平水口 耦合场不收敛 速度场 问题 固液两相区区域太大,甚至熔池内基本全是两相区,没有在辊面形成清晰的温度分层分布 目前正在进行混合模型的试算,没有借鉴的资料 汇报至此 谢谢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