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概况.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区域概况

* 8.1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 地理背景 一、区域概况: 1.范围: 辽、吉、黑及 内蒙古的东部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东北农林基地 125°E 45°N 中国温度带图 高原垂直气候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中国温度带图 干旱区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湿润区 中国干湿分区图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2.气候: 南部:暖温带. 农作物为冬小麦.暖温带水果.棉花. 中部:中温带.农作物为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亚麻. 高粱.水稻. 北部:寒温带农作物为春小麦.大豆 一、区域概况: 温带季风气候 3.地形特征: 一、区域概况: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4.经济特征: 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 农业基地: 重工业基地: 一、区域概况: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商品粮基地. 东北林业基地.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一、区域概况 ▲ 区位:黑、吉、辽三省及内蒙古东部; ▲ 地域单元完整、内部经济联系密切; ▲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热配合协调,一年一熟; ▲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 我国第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 东北大部平原地区分布着肥沃的黑土、黑钙土,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 另两个黑土区是亚欧大陆北部的保、匈、罗、乌、俄境内黑土带,北美洲美国中部黑土带 地势平坦,集中连片 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土地生产力水平高 总面积:2000万公顷,占全国的1/5; 人均面积:0.17公顷全国人均面积的2倍 每劳动力担负面积:全国人均面积的5倍 分布 表现 优势 二、资源优势 1.土地资源 耕地面积广 土壤肥沃 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宜农荒地最多 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 占全国的20% 占全国的 12、9% 占全国的 9、5% 在全国的 地位 0、17公顷 2000万公顷 124万平方 千米 11533万人 总数 人均耕地 面积 耕地面积 土地面积 人口 资料一 东北地区人口、土地面积、耕地面积数量统计表 资料二 东北地区耕地质量统计表 3、65 20、47 34、55 41、33 全国平均(%) 0、54 3、19 31、07 65、20 东北区(%) 不宜耕地 三等耕地 二等耕地 一等耕地 资料三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其中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80%以上,并且地面坡度多在1度以下,耕地集中连片,非常适宜机械化作业和进行其他农田建设。 重要方向是:发挥。。。。加速。。。。。 二、资源优势 2.森林资源 森林树种300种以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有50多种,主要林木有以落叶松为代表的寒温带针叶林和以红松为代表的温带针阔混交林 有大量宜林荒山、荒地和沼泽 森林总蓄积量占全国的1/3,要材产量占全国的38.4%(1995年) 林地面积5000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42%;人均林地面积是全国人均面积的8倍;森林覆盖率36%,是全国平均数的3倍 分布 表现 优势 宜林地区广大 全国最大的 天然林区 全国最主要的 采伐基地 森林树种丰富 地理背景 区域概况 土地资源优势 森林资源优势 耕地面积广大 土壤肥沃 机械化耕作 适于大规模 全国最大林区 采伐基地 全国最主要 宜林地区广 森林树种丰富 归纳总结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季风气候 区域优势 练习: 阅读下列有关开发三江平原的不同点,讨论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得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观点一: 三江平原地处中温带,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降水丰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农业开发的理想地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三江平原土地开的指导思想是向土地要粮,加速开垦,并扩大规模。 观点二: 三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湿地主要指沼泽、湖泊、河流以及海洋地带的滩涂),我国是国际湿地保护公约的缔约国,保护三江平原湿地是我国政府承担的国际义务和责任,实施有得于保护湿地、改善农业生态条件的农业综合开发,才是三江平原开发的指导思想。 上述材料揭示了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劣势主要有哪些? 东北人少地多,每一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0.6~2公顷,耕地基本粗放经营,粮食单产水平甚至还低于全国水平,并受气候条件影响产量不稳。但由于本地粮食消耗少,提供余粮多,粮食商品率远比其他商品粮基地高。一般年份,黑吉两省有60多个县每年提供商品粮在5000万千克以上。 东北区耕作比较粗放,没有因地制宜种植,同时开垦不宜耕作的土地,是造成某些农产品产量低的原因。东北的东部山地在一些大于25°的坡地上毁林开荒,西部一些草场被垦为耕地。据估算,全区水土流失面积已达667万公顷以上,占总面积的12%左右,水土流失对本区商品粮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