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晚清才女的成长歷程以安徽旌德呂氏姊妹为中心
晚清才女的成長歷程 ─
*
以安徽旌德呂氏姊妹為中心
**
秦 方
摘 要
本文通過對安徽旌德呂家四姊妹的個案研究,試圖建構一幅近代才女
的早期生活圖景,探討她們在童年和少女的生活經歷中,通過怎樣的途徑,
接受了哪些教育,受到哪些影響,形成其日後才女身分並構成其相關知識體
系。作者認為,在呂家四位女兒成長過程中,父親與母親在其經歷和知識來
源上扮演了不同角色。父親代表了一種(儒家)權威性的形象,其仕途的起
落決定了女兒們幼年教育的場所、方式以及智識層面。而經由父親所傳遞的
時事性知識,成為她們在實際生活中體驗閨閣之外世界的重要來源。同時,
以父親去世為標誌的家變使得四個女兒的物質生活、心理感受乃至日後的人
* 本文在前期研究及撰寫過程中,承蒙指導教授 Ann Waltner提供寶貴意見,學長潘
宗億及胡祥雨閱讀初稿,又蒙兩位匿名評審指正,僅此一併致謝。
**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U.S.A) (PhD Candidate).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第 18 期 (2010 年 12 月 )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60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 18 期
生軌跡都出現了相當劇烈的變化。在另一方面,母親更多地代表了一種普世
性、道德性思想的來源,其關於佛家慈悲戒殺的思想、因果輪迴的神秘主義
和宿命論以及堅韌、貞潔、慈愛等傳統女性思想的傳遞,在很大程度上鋪墊
了四個女兒生活經驗的基本色調,使得呂家母女關係表現出一種延續性和穩
定性,構成了閨閣文化傳延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晚清、才女、童年、知識結構、閨閣文化
就中國婦女史研究領域而言,閨閣女性向來受到文史學家的青睞,
尤其是前近代江南地區的才女群體,留傳後世的詩詞文集,為日後學者
探討她們的人文世界以及其與和現實世界之互動提供了相當豐富的素
材。1 同時,很多學者也十分關注在近代這樣一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
局」裡,這些傳統意義上的閨閣女性面臨著怎樣的挑戰和衝擊,以及她
們在這些變化中如何傳承、延續其賴以生存的閨閣文化,形成一種新舊
雜糅的身分。2 這些學者的研究為我們理解閨閣才女以及女性文化的歷
史變遷,尤其是自明清以降,提供了深刻的借鑒。
但是,就這些女性自身的生命歷程和階段而言,現有研究尚有未盡
如人意之處。其中最大的空白,就在於這些女性的童年及少女時期生活
1 Dorothy Ko, Teachers of the Inner Chambers: Women and Culture in Seventeenth-
century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Susan Mann, Precious
Records: 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th Century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Ellen Widmer and Kang-i Sun Chang, Writing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 Hu Ying, 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