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争议仲裁法的
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基本途径—劳动争议仲裁思政部 侯召伦 劳动争议的解决机制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和和适用范围 (一)劳动争议吗,又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发生的纠纷。 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二)劳动争议的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劳动法: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劳动争议的处理 (一)协商。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协商后达成的和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双方须自觉履行。 (二)调解。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三)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必经程序,也就是说,发生劳动争议,不经过劳动仲裁,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发生劳动争议后,争议双方中任何一方都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下列选项有关劳动争议仲裁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BCD) A.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就争议的解决有仲裁协议的,可以进行仲裁 B.仲裁是劳动争议解决的必经程序,未经仲裁不得诉讼 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解决劳动争议时可以依法进行调解,仲裁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Q7 r. j \+ I D.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不能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但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则可以仲裁 实训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达成调解协议后,用人单位在约定的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的有( ABCD ) A.支付拖欠劳动报酬的协议 B.支付工伤医疗费的协议 C.支付赔偿金的协议 D.补缴社会保险费的协议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1)设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直辖市、设区的市也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是单数。 关于我国劳动仲裁规则,下列表述符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有( ) A.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任何一方都有权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不需要事先达成仲裁协议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三方原则”组成 C.当事人任何一方对裁决不服的,都可以向上一级仲裁委员会申诉,请求再次仲裁 D.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裁决有可能由独任仲裁员作出 (2)管辖。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2. 申请和受理 (1)申请。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1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案件有管辖权的是( AB ) A.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B.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C.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 D.抽签决定 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在十日内提交答辩书。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应当在五日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届新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编(新高考60篇,含答案).pdf VIP
-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考核试题(含答案)一.doc VIP
- 煤矿水害防治形考任务3.docx
- 信息能力提升工程 2.0 精品课例-教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pdf
- 工程机械租赁合同范本6篇.docx
- SEP1520碳化物评级(金相标准).pdf
- T/CATSI 05003-2020 加氢站储氢压力容器专项技术要求.pdf
- 食品饮料行业深度报告:复盘14年大盘与白酒产业周期的错位牛市,如何布局本轮白酒行情?.pdf VIP
- 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7+office 2010)电子教案(完整版).docx
- 2025云南省中职职教高考职业技能考试机械类专业理论模拟卷【⑧】.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