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转化案例3个.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生转化案例3个

学生转化案例 三二班 [事例]学生们正在安静地做着作业,老师则来回巡视着。可***却不在专心做作业,他不是转来转去看别人,就是东摸摸西摸摸,再不行就研究自己的手指,他的嘴里还不停地发出声音……直至老师站在了他的身边,他才停止自己的动作,拿起笔,慢慢地做起作业来。 悠扬的音乐声突然响起,原来下课时间到了。老师正要宣布下课,可***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冲出了教室——去玩了。叫——都来不及。 而他的桌上,书、作业本摊了一桌子…… [分析] 据老师和同学们平时对***的观察个了解,***同学的学习习惯比较差,爱动,爱讲话,经常管不住自己,不仅是在数学课上,其他课上他也如此。他的这些行为正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自制力是什么?自制力是儿童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素质。它可以克服任性、多动的毛病,逐步形成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意志和能力,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与今后的不断发展。 [方法] 据统计,自制力强的孩子将来有可能成为艺术型或科学型的高级人才。 小学阶段是学生自制力培养的最佳期。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时期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自制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1、巧用期望效应进行自制力教育。 期望效应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效应。教师期望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 于是,我找这个孩子单独谈话。在谈话中,我肯定了他的优点,告诉他,他是个思维活跃的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他,可就是在课堂上有时有点控制不住自己。如果,他能坚持改正这个小缺点的话,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老师期待着他的表现。孩子有点不敢相信、但又有点欣喜地答应了。而当课堂上他再开小差时,我一个带着微笑的眼神,或者是凑到他耳边低低讲几句话,他马上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带着腼腆的笑容,改正了。 2、开展实践活动,进行自制力教育。 自制能力比较差,这几乎是现在的孩子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因此,通过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制力的重要,并且从心底渴望自己具有较强的自制力。比如,结合课堂教学,可以开展“比比谁课堂纪律好”、“看看谁听讲最认真”,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可以进行一次总评,评出表现优秀的同学,予以表扬。通过与学习、与生活相联系的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制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3、注意利用榜样进行自制力教育。 儿童喜欢模仿榜样的行为。榜样的替代性学习可对他的行为产生影响。如榜样的行为受到赞扬,儿童就会学习该行为,反之,则拒绝。因此,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使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不断改正自身的错误,不断获得进步。(1)身边的榜样:班级中总有一些在成绩、纪律方面表现都比较好的同学,如果善加利用,就能起到“领头羊”的作用;(2)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榜样:中外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很多,而且都非常具有典型性。教师可以有选择地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联系比较紧密的人和事,对学生进行榜样的熏陶。如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漠斯芬因口吃不能战胜论敌。但他并未被这种致命弱点带来的失败情绪压倒。坚持每天跑到海边,或爬上高山,在舌头下含着小石头,高声演讲,经过刻苦练习,后来终于成为大演说家。 4、进行个别心理辅导进行自我宣泄。 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在培养自制力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反复。教师要以宽容的眼光对待学生的这种反复,必要的时候,要提供给孩子一个发泄的时间和空间,然后让他再心无旁骛地投入下阶段的学习生活中去。 小学生转化案例 三二班 一、基本情况介绍: 李浩,男,小学三年级学生,性格外向,脾气暴躁。 主要问题概述: 在校经常打骂同学,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生,严重违反行为规范,他的行为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反感和很多家长的强烈不满。 三、背景资料: 李浩自入学以来,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作:经常无缘无故打同学,踢同学的肚子、用绳子甩同学…,上课影响同学听讲,下课影响同学活动,严重违反了学校行为规范。在家里也很不听父母的话,经常发脾气,动辄摔东西,与父母吵闹。他的父母坦然自身修养不高,对孩子的管教较粗暴,一不听话,就打就骂。李浩特别喜欢爱攻击性较强的漫画、电视等,这又为他提供了模仿攻击行为的条件。 初步分析: 从以上现象表明,李浩的行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不外乎三种:暴力攻击,动作攻击和言语攻击,对于李浩来说,这三种行为兼而有之。儿童具有任何一种不良行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起因,要帮助他们改正这些不良行为,首先应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原因。 五.辅导策略和实施: (一)父母的配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经过和李浩父母长时间的沟通,在如何教育李浩的问题上,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我劝导李浩的父母不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要多和儿子相处、交谈,用温情和儿子沟通。李浩特别爱看打斗火暴的场面,还时不时地拳打脚踢进行模仿。对此,我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