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灌溉工具_水利及现代技术
几大水利工程 你了解吗,有多少 现代的一些灌溉技术——节水之路 一方面??? 适量灌溉对生产有益 《庄子·逍遥游》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帝尧欲让位于贤人许由,说:“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 意思是说,如果你(许由)主持政务,当比我优秀。这时我再不隐退,就象天空已降下及时雨,而人们仍然在灌溉,岂不是劳而无功吗? 说明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作物对水份的需要有阶段性,灌溉并非越多越好。 另一方面 农业用水一向是我国的用水大户,约占用水总量的80%左右。在农业灌溉管理中存在的水费征收难,水资源严重浪费,以及由用水引起种种水事纠纷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水利科技工作者。我们在研究中利用现代自动控制、射频触发等新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使传统用水管理向现代化迈进 我国已经投入使用的较大型规模的 ——喷灌技术 * 简谈古灌溉工具、水利 及现代技术 一、古代几大水利工程 二、古代灌溉工具 三、现代的新灌溉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农作物也不例外,作物生长过程中,时时离不开水的摄入。自然的雨雪可以使农作物自动获得水分,但气候并不由人控制,更多的时候,需要进行人工灌溉,这就涉及水的转运,也就需要各种取水输水的工具,以及对水利工程的需求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兴建 ? 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工程的艰苦历程。 四大水利工程 春秋时期楚国孙叔敖主持修建的芍陂 (4que 1bei )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 建成于公元前214年灵渠(秦始皇33年), 以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的郑国渠 ??????????????????? 芍陂 灌溉“云梦之野” 中国古代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又称安丰塘。位于今安徽寿县南。芍陂引淠入白芍亭东成湖,东汉至唐可灌田万顷。隋唐时属安丰县境,后萎废。1949年后经过整治,现蓄水约73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2万公顷。 期思陂水里工程:据《淮南子·人间训》载孙叔敖曾在今商城境内“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 这项水利工程,不但完工早,而且不论是渠址选择还是地势勘察、水量调节、排洪灌溉诸方面的设计,都达到相当科学的水平。 。这项水利工程,发挥着巨大的抗旱排涝作用。使楚国“收九泽之利以殷润国家”,水稻种植面积激增,“家富人喜,优赡乐业”,楚庄王由此“知其可以为令尹。 都江堰 ????????????????????????????????????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 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 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大殿联 ●变水害为水利,使川西平原成为千里沃野;●水利发电,缓解电力危机;●美化了环境,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四川地区的经济;●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精神文化价值。 郑国渠 天然博物馆 是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战国末年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郑国渠自秦国开凿以来,历经各个王朝的建设,先后有白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使渠、广惠渠、泾惠渠,至今造益当地。引泾渠首除历代故渠外,还有大量的碑刻文献,堪称蕴藏丰富的中国水利断代史博物馆。现已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郑国渠遗址历来享有中国水利史“天然博物馆”的盛誉。它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水利方面的成就,具有重要意义。 战国末期,在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中,当秦国国力蒸蒸日上,虎视眈眈,欲有事于东方时,首当其冲的韩国,却孱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随时都有可能被秦并吞。公元前246年,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 灵渠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