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年度真题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年真题
?(2009-08-21 09:37:13)
HYPERLINK javascript:; 转载▼
标签:?
HYPERLINK /?c=blogq=%BF%BC%D1%D0by=tag \t _blank 考研
?
HYPERLINK /?c=blogq=%C3%FB%B4%CA%BD%E2%CA%CDby=tag \t _blank 名词解释
?
HYPERLINK /?c=blogq=%D2%D5%CA%F5%CC%D8%C9%ABby=tag \t _blank 艺术特色
?
HYPERLINK /?c=blogq=%C1%F9%CA%E9by=tag \t _blank 六书
?
HYPERLINK /?c=blogq=%C2%B3%D1%B8by=tag \t _blank 鲁迅
?
HYPERLINK /?c=blogq=%BD%CC%D3%FDby=tag \t _blank 教育分类:? HYPERLINK /s/articlelist_1287628494_2_1.html \t _blank 研究生阶段2009年陕西师大文学院考研试题及评述09年的试题总体情况除了文学理论外,同07年、08年都有不同,特别是题型的变化。语言类的题型出现了填空题,选择题甚至是判断题。考试内容与以往两年也有很大的扩充,题目数量也有加大,很多同学反应题目变难。总之,是向着单科考试的时候延伸。另外,我不得不说考试都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同是考古代文学,文学类我选的是外国文学,另一个人选的是文学理论。因为出题的不是同一组老师,出题思路、考察方法也不尽相同,可能使同一水平的人考出不小的差距。正如上面我举的例子,今年就非常明显。文学理论同往年题型、考试内容都没有多大变化,而外国文学这两年特别是今年有很大不同,这样就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平。如果要求我们任意选择考试科目,那么请先把所有的可选择试卷的难度把握好,不然也会造成不公平。非常希望老师们留意。
古代文学部分一、名词解释(5分×5)1.四家诗2.竹林七贤3.边塞诗派4.程甲本5.一人永占二.问答(15分×2)1.柳永对词有何贡献。2.杜丽娘与崔莺莺的思想,形象等各方面的对比。三.论述(20分×1)《 HYPERLINK /s?q=%E5%8F%B2%E8%AE%B0ie=utf-8src=se_lighten_quotes_f \t _blank 史记》的艺术特色。-----------------------------------------------------------------------------------------看到这些题目不由得对比往年的试题:很多同学有一个误解,就是考研试题的时效性。比如今年是再考研就是2010年了,如果提起来03年甚至更前的题目很多人认为就不重要了,以为时代久远不足借鉴,就不再认真收集以前的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因为对于文科来讲一个学科里面的理论或者知识点在一段时间内是没有多大变动的。一个理论要创新,成熟需要很长的时间(比如我们现在学的《 HYPERLINK /s?q=%E8%AF%AD%E8%A8%80%E5%AD%A6%E7%BA%B2%E8%A6%81ie=utf-8src=se_lighten_quotes_f \t _blank 语言学纲要》是二十年前编写的),所以之前的试卷能够反应一些问题并且好像更为重要。像今年的问答题,如果仅仅凭借07、08两年的题目来推断肯定不会再现明清的内容,会接着考诗词鉴赏。事实上没有这么做。----------------------------------------------------------------------------------对名词解释的分析:每年的名词解释都是考4--6个,并且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成等量分布,就是每一段基本上都会照顾到。今年从试题整体上看偏重于元明清。可以看看这一部分的比重:10分名词解释+15分问答/75分=33.33%.08年的是三个名词解释15分/75分=20%,07年是两个10分/60分=16.67%。可见元明清的比例并不算少,不少人放弃这一部分非常不划算。从题材上看,牵涉到诗歌的仍占绝大部分,前三个名词解释都是关于诗歌的。如果把词曲也算作诗歌,古代文学诗歌是占绝大部分。由此可见文学史中诗歌的地位。前三个名词解释很常考,程甲本因为《 HYPERLINK /s?q=%E7%BA%A2%E6%A5%BC%E6%A2%A6ie=utf-8src=se_lighten_quotes_f \t 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