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说明文阅读方法[初中生超有用]
说明文知识概说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阐述事理。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一) 说明文分类
根据说明对象不同分:
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旨在说明事因、物因。
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特征(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P根据
根据表达方式和写作目的分:
1、平实性说明文——语言平实
2、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
(二)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事例、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
(三) 说明顺序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b
(四)说明文常见的结构。M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五)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三、梳理说明文中经常出现的考点、考查类型及答题对策。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
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考点之三:说明顺序
[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①的说明顺序对②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①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②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考点之四:说明方法
[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摹状貌、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园地1教学反思.doc
- 语文园地八第2课时2012052909463479.doc
- 语文口语交际的培养和提高.doc
- 语文名著题篇北京市17区县2012年初三第1次模拟语文试题分类汇总.doc
- 语文基础知识和文言文阅读训练.doc
- 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1—5.docx
- 语文学期备课eWord97—2003文档.doc
- 语文学科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教学预案.doc
- 语文学科4年级《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1.docx
- 语文学科初3年级中考模拟卷5.doc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5800字】.docx
-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现状分析及提升研究—以创维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数据图表论文)13000字】.docx
- 【人工智能在食品生产方面的应用研究综述论文4700字】.docx
- 【S学院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线上购物行为偏好调查报告7700字】.docx
- 【美亚光电2023年财务分析报告(数据图表论文)6100字】.doc
- 【新时代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发展调研报告7500字】.docx
- 【地方社区志愿者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完善对策研究6400字】.doc
- 【盒马鲜生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6700字】.doc
- 【面神经炎护理措施分析3900字】.docx
- 【提升某店铺顾客重复购买率策略研究5500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