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3章专题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切忌把握不准和忽略表达效果Word版含解析.docVIP

第3章专题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切忌把握不准和忽略表达效果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章专题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切忌把握不准和忽略表达效果Word版含解析

1.(2015·海口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双调]驻马听 吹 白 朴 裂石穿云,玉管①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②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③上暮云遮,梅花④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注】 ①玉管:玉制的古乐器,用以定律,后泛指箫管之类管乐器。②鹧鸪:南方山鸟,栖息于有灌木丛和疏树的山地。另外,《教坊记》中列有《山鹧鸪》之曲名。③凤凰台:有三,一在甘肃成县南,与此曲无涉;一在陕西宝鸡市南,萧史弄玉的故事,就发生在此,但此台早已倾毁;一在南京市南面,古代旅游胜地。④梅花:此地当指腊梅。另外,《乐府杂录》中录有《落梅花》曲名,为古代笛名。 (1)此曲开头四句写出了笛声曲调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二句写的是高亢清纯风格的曲调。“裂石穿云”,是说笛声高亢有力,可使山石为之碎裂,直达云霄。“清更洁”是说其音清雅而纯正。第三、四句写的是笛声凄怆悲凉风格的曲调。“霜天沙漠”是指吹奏者吹出了令人断肠之声,“鹧鸪风里欲偏斜”,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鹧鸪在西风中的飞行状态,实际上,作者是在写吹笛者在吹奏《山鹧鸪》曲。鹧鸪是南方之鸟,不可能在北方秋天的沙漠里飞,但是,艺术想象是可以打破这种时空界限的。这儿并非真写鹧鸪飞行,而是在写《山鹧鸪》曲的悲凉凄怆,以致山鸟闻之也悲不自胜,行为失常(“欲偏斜”)。 ★(2)作者是怎样表现笛声的惊人艺术效果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应注意结合词句进行解析。首先明确手法,然后展开分析,最后说明作用或效果。 答案:①作者想象奇特,多用比喻、拟人、夸张,表现了吹笛者高超的技艺,描绘出了笛声的惊人艺术效果。如下阕第一、二句中,写笛声能使充满神秘音乐色彩的凤凰台为之失色,能将漂浮不定的云彩汇聚于凤凰台上。满树梅花竟然闻笛声而惊落,飘飘洒洒如黄昏时的雪花。一个“惊”字,将梅花拟人化,仿佛也在谛听此曲。②对笛声采用了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的手法。 曲中未写一“笛”字,而是从视觉的角度用石、云、玉、霜天、沙漠、鹧鸪、凤凰台、梅花等意象来侧面烘托笛声的美妙,使难以描绘的笛音转化为读者脑海中浮现的视觉画面,让人如身临其境。 2.(2015·四川五校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茶瓶儿 李元膺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①。歌罢花如雨。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 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②路。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 【注】 ①金缕:金缕曲,是一首曲调柔美的歌曲。②青门:古长安城门名。 (1)这首词的上片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词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仔细阅读上片,理解词意。该词上片描绘了一个春日歌唱的场景;其次,要深入把握,抓住一些重要的意象进行分析,如词中的金缕曲、翠罗衫、点点落红;再次,还要注意一些能够明显交代情感、主旨等信息的关键词,如“去年”“相逢”等。 答案:上片勾勒了一个娴静妩媚而善歌的女性形象。春深时节,海棠花下,女子浅吟低唱,曲调柔美,歌罢落红点点,点缀在翠衣上。以春景的美丽烘托出了女子的美好。 ★(2)请从虚实的角度对全词进行赏析。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