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张.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张

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指出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的沿革(春秋战国、曹魏、唐代)和水利设施完善的情况(春秋战国、西汉)。 2.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概括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 4.分析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并评价。;一、农业的地位 ;材料一: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 ——《白虎通义》;1.史书记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 A.采集经济的出现 B.畜牧经济的出现 C.渔猎经济的出现 D.种植经济的出现;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采集经济;黄河流域;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打制石器;(2011·南海期中)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 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战国铁口犁;犁的改进;耕作技术;5.(2011·山东文综卷)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耧车;6、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 ( ) A、商周时期 B、战国时期 C、春秋末期 D、秦汉时期 7、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 A、青铜工具与铁农具的并用 B、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C 、施肥与灌溉技术的进步 D、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 ;材料一 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材料二 (管子说)“美金(指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指铁)以铸锄、斤(斧)……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 材料三 铁铲(战国)    铁犁(战国);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展变化 ; 材料一 殷墟甲骨文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的卜辞。“协”字在甲骨文中象三耒共耕。《诗经》中有对西周前期劳动场面的生动描写,“载芟(shan)载柞(zuo),其耕泽泽,千耦其耘”。 ;材料二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与材料一的生产方式相比有何进步之处,为什么会有进步?结合材料三分析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评价与认识;《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条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春秋时期铁器和耕牛的作用 B.开垦的私田越来越多 C.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小农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  );唐朝诗人杜荀鹤《山中寡妇》:“……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诗中山中寡妇生活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影响是什么?;长城;古代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因素: ① 沉重的赋税—??泰半之赋(农民将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给国家); ② 繁重的徭役负担(例:阿房宫、秦始皇陵); ③ 土地兼并(无法解决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反映出了古代中国经济的生产方式是(  ) A.简单协作    B.小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三国 翻车; 芍陂是淮河流域著名古 陂塘灌溉工程,位于安徽省 寿县南。春秋时期(公元前 598年~公元前591年)由楚 国的孙叔敖创建,迄今2500 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 溉效益。; 井渠法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一项独特的创举。它既能解决在地表无法开渠的问题,又能减少明渠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和渗漏。井渠法很快就推广到甘肃、新疆一带水分容易蒸发的干早地区。至今仍在新疆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坎儿井,就是在井渠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改进而成的。; 两汉之际,黄河在魏郡地方夺汴河河道入海。公元69年,汉明帝任用杰出的水利工程家王景治理黄河。王景采取河、汴分治而又统筹兼顾的方案,使河不侵汴,各安其道。这次治河使桀骜不逊的黄河安流将近800年。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