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栓剂是
第九章 栓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栓剂的处方组成
第三节 栓剂的制备
第四节 栓剂的治疗作用
第五节 栓剂的质量检查
第六节 栓剂的发展;栓剂的概念;栓剂为古老的剂型之一,在公元前 1550 年埃及的《伊伯氏纸草本》中就有记载。我国关于栓剂的最早记载也可上溯到《史记·仓公列传》。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用半夏和水为丸纳入鼻中的鼻用栓及用巴豆鹅脂制成的耳用栓,是关于鼻用栓与耳用栓的最早记载。;栓剂一度由于存在患者使用不方便、劳动生产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等因素,严重地制约了其发展。《中国药典》90年版,只收载栓剂6种,2000版增加到14种。而栓剂在西欧等发达国家应用得却比较多。
由于新基质的不断出现和栓剂生产自动化的实现,以及采用了新型的单个密封包装技术等,近几年来栓剂生产的品种和数量显著增加,中药栓剂不断涌现,有关报道日益增多,栓剂的研发热潮正在形成。;栓剂的分类;常见的栓剂;肛门栓的形状有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形等。长约3~4cm,成人用栓剂,每颗重量约2g。其中鱼雷形较多用,此形状的栓剂塞入肛门后,由于括约肌的收缩容易抵向直肠内。; 栓剂与口服制剂比较(特点)
不受胃肠道pH值、酶的破坏而失活
胃刺激性药物可直肠给药(降低胃肠道反应)
减少药物的首过消除作用及对肝毒性
对不能口服或不愿吞服药物的成人、小儿患者给药方便
对伴有呕吐患者的治疗是一有效途径
缺点:传统观念不用、成本高;栓剂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药物、基质、添加剂
(一)药物
栓剂中药物加入以后,可溶于基质中,也可混悬于基质中。
供制栓剂用的固体药物,除另有规定外,应预先用适宜方法制成细粉,并全部通过六号筛(100目)。
根据施用腔道和使用目的的不同,制成各种适宜的形状。;1.基质的要求(理想基质条件)
2.基质的选择原则
3.基质的种类;基质的要求(理想基质条件)
室温下具有一定硬度,遇体温时能熔化、溶解或软化
不与主药起作用,也不妨碍主药作用及含量测定
冷却时能充分收缩,易脱模
无毒、无刺激性、性质稳定
具有润湿和乳化的性质,水值较高。
释药速度符合治疗要求:释药慢/局部作用
释药快/全身作用; 2. 基质的选择原则:
全身作用栓剂,油脂性基质,释放药物迅速
全身作用栓剂,选择与药物溶解性相反的基质,药物释放?,吸收?
基质pH有利于药物保持非解离状态,吸收?
表面活性剂增加药物的亲水性,加速药物向分泌物中转移,药物释放? ,吸收?;
(1)油脂性基质
要求:酸值<0.2
皂化值200-245
碘值<7;酸值
碘值
皂化值;注射用油的碘值为79~128;皂化值为185~200;酸值不大于0.56,常用的油有芝麻油、大豆油、茶油等。
植物油是由各种脂肪酸的甘油酯所组成。在贮存时与空气、光线接触,时间较长往往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特异的刺激性臭味,称为酸败,酸败的油脂产生低分子分解产物如醛类、酮类和脂肪酸。;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 根据外观进行的分类主要是根据脂肪在室温下的形状进行划分,包括有固态脂肪、半固态脂肪和液态脂肪三种。一般习惯于将固态脂肪称为“脂”,液态脂肪称为“油”。
(一)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的分子中没有双键。另外,碳原子数为4~26的天然脂肪中的脂肪酸残基,碳原子数都是偶数,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饱和脂肪酸,从低碳原子数到高碳原子数,将由液态过渡到固态。具体地讲,即在10碳原子数20时,为固态;在2碳原子数10时,为液态;碳原子数=10时,为粘稠液态。同时,随碳原子数增加,饱和脂肪酸也将由呈强烈刺激性气味变化为固态的无味。
;脂肪酸;(二)不饱和脂肪酸;l、棕桐油酸
棕桐油酸又称为9,10-十六碳烯酸,含一个双键,为无色液体,熔点-0.5~0.5℃,主要存在于种子油和鱼油中。
2、油酸
油酸又称为9,10-十八碳烯酸,含一个双键,为无色液体。商品则多为黄色或红色液体。熔点13.2℃。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脂肪食物中,是最普遍存在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分。
3、亚油酸
亚油酸又称为9, 12-十八碳二烯酸,含有二个双键,为无色或褐黄色液体,熔点为-5℃。存在于许多动植物性脂肪中, 以葵花子油、黄豆油和芝麻油中含量最丰富。 ;
4、亚麻酸
亚麻酸又称为9,12,15-十八碳三烯酸,含三个双键,为无色液体,熔点为-11℃。主要存在于亚麻子油、紫苏子油等中。
5、花生四烯酸
花生四烯酸又称为5,8,11,14-二十碳四烯酸,含四个双键,熔点-49.5℃。主要存在于脑磷脂、血油、苔藓等中。 ;1.甘油明胶
2.聚乙二醇(PEG)
3.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类
(polyoxy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