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世界怎样运行在三维之中教程.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术报告)世界怎样运行在三维之中教程

PAGE  PAGE 34 世界怎样运行在三维之中 王征国 (湖南省创新与方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世界怎样运行在三维之中?让我从人们最为熟知的一则训子笑话说起:富翁子不识字,人劝以延师训子。先学一字是一画,次二字是二画,次三字是三画。其子便欣然投笔告父曰:“儿已都晓字义,何用师为?”父喜之乃谢去。一日父欲招万姓者饮,命子晨起治状,至午不见写成。父往询之,子恚曰:“姓亦多矣,如何偏姓万,自早至今才得五百画哩。”  〔明〕程世爵 :《笑林广记·训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149页。 我查遍典籍均以浅尝辄止释之,其实不尽然,这是篇通俗哲学短论,它告知世人:由“三”而“万”并非常识所能至,若至“四”已成死扣、儿囚死牢中。只有“三”才是世界运行的基本方式,也是三维世界观的最高境界。 一、“三”便是世???之全貌 人们多半相信,世界及其万事万物,都是由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可以分解为“二”的。与此针锋相对,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思想界破天荒地提出了“一分为三”、“三分法”,视“三”为“多”的最初基元、为“一”与“二”的最高环节。所谓“一分为三”,就是对多样性世界的三分看法,它反映了事物的全面(正面、反面、侧面),把握了矛盾的全体(静态矛盾、动态矛盾、矛盾中间),概括了人类文明的全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一分为三”能够反映世界的全貌吗?我们的回答十分肯定。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称二为‘双’而不为‘全’;说到三我们才说全。三所规定是全体”。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3页。 这就是说,单元通过二元向前进展,二元的结合体成为三元,而凡是圆满的,或具有实在性的东西,都是在三元中,因为它本身就包含了一元(抽象的同一)、二元(具体的对立)和三元(具体思维的对立同一)。 (一)“一分为三”反映了事物的全面 事物本身是错综复杂的,它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但其基本的方面有三:事物的正面、事物的反面、事物的侧面。由此,认识事物也就要把握事物的全面,这个全面的认识,包括事物的正面、反面、侧面这三个基本方面。 事物的正面。事物的正面与其反面、侧面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例如一个正方形,一方面它的正面(上面、平面)与反面(下面、背面)具有鲜明的对立性,另一方面它的正反面又对应于各个侧面。《红楼梦》第十二回中有:“褡连中取出个正反两面皆可照人的镜子来”,日常用语中有:“手心、手背都是肉”,讲的都是正面与反面的这种对立性。然而,镜子也好、手也好,它们不仅有正反面,而且也有其侧面。所以,我们考虑问题,不仅要从正面来考虑,而且要从反面和各个侧面来考虑,这才有可能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事物的反面。事物的反面与其正面、侧面也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例如地球有南极、北极,但更多的海洋、大陆、空间则属于侧面,在广大的侧面里有着更加丰富多彩的事物。只看到事物的正面,看不到事物的反面,是一点论;只看到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而看不到事物的侧面,则是二点论。只有既看到鲜明对立的反正面,又看到丰富多彩的各个侧面,才称得上是唯物辩证法,这就是三点论。所以,“反弹琵琶”往往会使我们的视野豁然开朗,“反面教材”也具有令人深省的奇效。 事物的侧面。即事物旁边的方面,如:从侧面打击敌人。它区别于正面和反面,又是与正反两面相策应的方面。从侧面了解事物,也就是说在注意事物的正反两面的基础上,更要注意从侧面把握事物。这种情况在具体的战役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从正面进攻或反面进攻都不能得手时,是否可以尝试从侧面进攻?这对把握战役的主动权至关重要。《水浒》中宋江三打祝家庄的战例,就说明了对对方的情形要全面了解和调查清楚,不能只看片面不看全面。当然,具体事物中的全面性是不可能完全把握的,但比较全面地把握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可能的。所以,把握事物的各个侧面,有利于我们克服“两个拳头打人”,而能够“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毛泽东语)。 既然“一分为三”反映了事物的全面,那么坚持客观事物的一分为三和认识事物的三分法之统一,就应把握以下三点: 首先,全面性是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也是认识事物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防止僵化。”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不仅引用了列宁的这段话,而且把批判的锋芒直指片面性。他说:“唐朝人魏征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也懂得片面性不对。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  《毛泽东选集》第1卷,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