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2 低纬度大气环流-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一、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概况与结构
1.意义:形成和活动于太平洋地区的暖性高压,是控制副热带地区的大型天气系统,是大气环流的重要成员之一。它对西太平洋和东亚地区的天气变化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且最直接地控制和影响台风活动的最主要的大型天气系统。
2.概况:常年存在,稳定少动的深厚暖性系统。夏季强大范围广,冬季比较弱,范围小。;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表达:?
(1)副高强度:
500hpa:588位势什米包围的区域。?
700hpa:316位势什米包围的区域。?
850hpa:148位势什米包围的区域。(2)脊线的位置:东西风分界线,用120oE副高脊线所在的纬度表示副高的南北移动。?用588线最西端所在的经度表示副高东西移动。
(3)卫星云图:黑色无云或黑色少云区。?;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结构
1. 温度场及湿度场?
温度:暖区,暖中心与高压中心不完全重
合。低层有逆温存在。
湿度:脊中比较干燥,南北两侧有湿区,
逆温层底部湿度大,上部湿度比
较小。; 2. 副高脊线
西西南-东东北走向(略近于东西向)
500百帕以下各层都较一致,纬度位置随高度有很大变化:冬季,从地面向上,副热带高压脊轴线随高度向南倾斜,到300hPa以后,转为向北倾斜;
夏季,对流层中部以下多向北倾斜,向上则垂直,较高层后又向南倾斜。;3. 风场?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附近气压梯度较
小,水平风速也较小;而其南北两侧的气压
梯度较大,水平风速也较大。南北两侧有急
流,其北侧有西风急流,中心位于200hPa附近,风速约40m/s。南侧为东风急流,中心位于130hPa附近。
;1958年8月21日沿115oE剖面东西向风速分量;4.涡度场与散度场?
在各高度上,相对涡度的分布,在副热带高压区内基本上都是负值,而且涡度场相对于高压表现得很匀称。负涡度区的范围和强度均随高度而增大。
高压区内部散度分布不同。低层以辐散占优势,但主要位于高压南部,而在北部尤其西北侧多为辐合区。在高层高压区内,北部为辐散,南部为辐合区并扩展到中心部分。;1959年8月21日08时沿117.5oE剖面上相对涡度;;1959年8月21日08时沿117.5oE南北剖面图(点划线为高压脊轴线);副高脊线(110-130oE);
1. 与西风带短波槽脊的关系
当东移的是发展强大的槽、脊时,就会造成西太平洋副高的短期变化。当深槽移近它时,它就东撤、南退;当强脊移近它时,它便西伸、北进。
与槽脊的强度有关;2.与大陆高压的关系?
① 和青藏高原的关系
夏季500hPa高度场上,在西藏高原地区有分裂的暖高压中心出现(简称青藏高压),当其东移入海并入西太平洋副高时,引起后者明显的西进。?
;② 和华北暖高压的关系
当华北暖高压并入西太平洋副高时,可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的形状发生较大的变化,脊线可从原来的东西向转为南北向,甚至可在较北地区出现闭合高压中心。?;
③ 和大陆冷高压的关系
初夏或秋季,从我国大陆东移入海, 刚一入海的阶段有冷平流,可使西太平洋副高脊减弱东撤;而当冷高渐渐变性增暖并入西太平洋副高后,西太平洋高压脊往往加强西伸。;3.和台风的关系 ?
一般台风沿高压外围移动,受其外围气流“操纵”。当西太平洋副高呈东西状,副热带高压脊较弱时,台风可穿过其脊,使其断裂。
4. 和赤道反气旋的关系 ?
夏季,当赤道反气旋随着赤道辐合带向北推进,进入到我国华南地区时,可与西伸的副热带高压打通合并使副高加强。;副热带高压和转向台风的关系;台风移动使太平洋高压脊断裂;5. 与副热带长波流型调整的关系
盛夏,在北半球副热带范围内流型表现为6-7个波,其平均波长约为50-60个经度。预报我国东部地区副热带高压建立与否,特别要注意80oE的长波槽是否将建立,当该区有槽产生时,则我国东部地区将有一次副热带高压的建立过程。;300hPa平均图;1958年7月16-25日300hPa平均图;;;南亚高压的结构特征
㈠ 形成:高原热力作用
㈡ 结构特点:?
1.具有行星尺度的反气旋环流,反气旋以高原为中心,从非洲一直延伸到西太平洋。?
2.是对流层上部的暖高压,高原在夏季是强热源。高原上空整个对流层平均是个高温层。
3.具有独特的垂直环流。南亚高压中心为明显的上升气流,两侧的下沉支下抵500hPa附近。
4.具有潮湿不稳定特征,对流活动非常活跃。;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菜肴官方译名.doc
-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8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ppt
-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3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习题.doc
-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
- 中国金银花市场分析报告.doc
-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5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ppt
- 中国风力发电标准、规程与技术规范.doc
- 中天高级中学家长手册.doc
- 中央空调系统冷却水和冷冻水循环系统节能改造.doc
- 当前会计行业从业者的职业操守状况分析.docx
- 2025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典优).docx
- 2025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模拟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马原期末考试题库【典型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马原期末考试题库带答案详解(培优).docx
- 2025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必刷】.docx
- 2025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必背带答案详解(培优).docx
- 2025年高考时事政治时事政治考试题库必威体育精装版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必背带答案详解(综合题).docx
- 202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