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化学教学过程的动力.doc

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化学教学过程的动力.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化学教学过程的动力.doc

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化学教学过程的动力 袁卫香 摘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主动地参与化学教学过程的动力,它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热情,并能激发积极而持久的学习动机。教师要运用富有魅力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意向,同时培养参与的能力。下面就此简单谈谈几点看法。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诱发学习化学兴趣 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我们周围有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然而物质离不 开化学,即化学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两点,其中一点就是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不忘记理论联系实际。在面向21世纪的今天,现代化学正在帮助人类更好地解决能源、农业、环保、医疗与交通等方面的问题。这种发展趋势决定了化学在人类生活和新科技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化学教学要挖掘教学内容与材料、能源 环保、生命、农业等科学的联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高度发展的今天,必须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化学的情感和努力学习的动机。 初中化学中能结合生产方面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工业生产的是纯碱的制取,硫酸铜的制取,金属的冶炼。(2)结合农业生产的是化肥、农药。如杀虫剂、杀菌剂—波尔多液的配制。(3)结合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的是用二氧化碳制轻质碳酸钙,加入牙膏中以增大摩擦力,提高洁齿效果。从合金或银的废料中回收金、银。(4)结合农副产品综合利用的有草木灰中制钾盐。 能结合生活方面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生活实用方面的是铁制品防锈的常用几种方法,废电池回收再利用,热水瓶及水壶内水垢的清除,衣服上各种污渍的去除,花卉营养液的配制,墙壁的粉刷,室内环境的污染问题,真丝、毛料制品的洗涤与保养。(2)结合生活中饮食方面的是鸡蛋、柑橘的保鲜,无泥皮蛋的制作,快速蒸馒头,醋、酒的酿造,食物的酸碱搭配,铁锅的使用,饮用水的问题,碳酸饮料,加碘食盐的使用,牛奶、??浆、鸡蛋清的解毒原理。(3)结合生活中保健方面的有高锰酸钾的合理消毒,一氧化碳的中毒机理,令人惊奇的功能性服饰,胃舒平与小苏打在治疗胃酸过多时的不同选择,糖尿病人的尿液自检。用X射线检查肠胃时常常服用钡餐(硫酸钡),如误服碳酸钡可引起中毒,立即服用泻药硫酸镁来解毒。 可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化学的确有用,必须学好化学。学以致用,能很好诱发学习兴趣。 设计趣味实验,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化学兴趣 化学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趣味实验一般具有“声、色、光、火”等生动鲜明的实验现象。如空罐爆炸、变色泉水、喷雾成画、彩色焰火等实验,的确是有声、有色,还会发光、起火,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强化他们的有意注意,这类实验的名称又饶有趣味,如鸡蛋戏水、小球跳舞、魔棒点灯;有些实验还带有一定的神秘性,如侦察指纹、无色印泥。中学生活泼好奇,见到化学领域中如此众多的趣事,必然会对探索化学的奥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趣味实验,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趣味实验的设计常常有以下两种途径: 1、简化或重组演示实验。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因为课本上的这个实验,装置复杂,操作麻烦,步骤多,耗时长,所用药品也多。如果我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药品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明显的实验效果,达到简单节约的效果。学生的兴趣一定能被激发出来。我把课本上的实验改为:用小的广口瓶或小的锥形瓶采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一氧化碳(可以多收集几瓶),并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用橡皮塞塞住。另外准备一个螺旋状铜丝,一端插入另一个橡皮塞得中央。实验时,将铜丝置于酒精灯上加热变黑,立即趁热塞入盛有一氧化碳的瓶中,很快可看到黑色的氧化铜立即变成光亮的红色,而且很容易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经过这样改进后的实验与课本上的相比,步骤少,装置简单,节约药品,最重要的现象明显,保证实验在相对密闭的条件下进行,安全可靠。多收集几瓶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各小组相互传递观察、比较哪组做的最成功,讲讲成功的关键,这样几乎每个同学均能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弥补了演示实验只有坐在前排的几位同学看到现象的不足。如果趁热取出铜丝,又很容易看到光亮的红色立即变为黑色,使学生巩固了灼热的铜丝应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下冷却,加深理解一氧化碳或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气体要“早出晚归”、酒精灯要“迟到早退”的真正原因。 2、根据教学需要增加趣味实验。如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后,增加“鸡蛋戏水”实验。在500ml烧杯中加入大半杯水,再加入40ml工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